安全管理网

安全盾文化体系的构建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8月14日

  安全盾文化的脉络:“大同”文化打造“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纵深方向上的文化脉络和平面方向上的管理脉络来分解。文化脉络统之为一个“同”字:同心-同硬-同防-同安全;管理脉络是“本质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同安全=本质安全。管理脉络是文化脉络在管理上的自然延伸和汇合。文化脉络从文化的方向上汇“安全-文化”双流于一脉,通过“同心”“同硬”“同防”达到“同安全”;管理脉络从管理的方向上串“文化-制度-生产”三者于一体,通过消除“文化隐患”来消除“制度隐患”然后消除“生产事故隐患”,通过“文化的本质安全”达到“制度的本质安全”再达到“生产的本质安全”。文化脉络上的“同安全”,本质上就是管理学上的“本质安全”,这也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思想“人本安全是核心,本质安全是保障”的集中表现。这样,纵深方向上的文化脉络和平面方向上的管理脉络两相融合、交汇于安全盾文化的中心,实现文化与管理的无缝对接,从而铸就一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本质安全”型立体 盾牌。

  1、文化脉络:同心-同硬-同防-同安全

  (1)同心

  “同心”是一团火,把安全盾“文化三层”(同-硬-防)和“管理三圈”(文化-制度-生产)熔铸为一个外观完整统一、内心血肉相连的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使得“防-硬-同”密不可分,使得“文化-制度-生产”密不可分。“同”不仅以“同心同德”表现为文化层的主要特征,还以“协同协调”贯通于制度层,以“同防互保”贯通于生产层,形成“同心同德-协同协调-同防互保”的“大安全文化”脉络。

  (2)同硬

  “同硬”是一块铁,使得文化一制度一生产都坚不可摧。“硬”是制度层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以“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表现在文化层,以“执行过硬、严防严守”表现在生产层。

  (3)同防

  “同防”是一把伞,不仅人要“同防同守”,文化一制度一生产三驾马车也要“同防同守”,要步调一致、统一目标。“防”是生产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防生产隐患”、“防生产事故”,还以“防制度僵化、防制度隐患”表现在制度层,以“防思想麻木、防文化隐患”表现在文化层。

  (4)同安全

  “安全”之“同”贯通了“文化-制度-生产”三个层面,形成“文化安全-制度安全-生产安全”的逻辑链条,使得文化、制度、生产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得“同心”、“同硬”、“同防”的文化诉求有了管理实践上的具体寄托,使得管理上的“本质安全”找到了文化上的对应物。

  2、管理脉络:本质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制度的本质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

  (1)文化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模型内圈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目的是让人具有共同的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理念体系”和“安全行为养成体系”,贯穿每一个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中心主题是“本质安全”(包括“人本安全”和“物本安全”):通过确立“本质安全”的愿景,推行本质安全型管理,制订本质安全型制度,鼓励本质安全型科技,普及本质安全型教育等,来达到本质安全型生产;通过塑造“安全理念”、“安全文化”,从思想意识上预防和排除“文化隐患”、“文化事故”,达到“文化的本质安全”,促进“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

  (2)制度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模型中圈是“安全制度”,是安全文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固化形态。“硬”的制度,“硬”的保障,达到“硬”的安全。“安全制度”是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系统的协同机制,达到一种协同效应和系统防御的作用,既保证制度之“硬”,又保证制度之间联系紧密、协调共运,从而排除“制度隐患”和“制度事故”,达到一种“制度的本质安全”。“安全制度”包括政策法规保障制度、监督检查保障制度、技术装备保障制度、人力资源保障制度、信息网络保障制度和应急救援保障制度等“六保障”。

  (3)生产的“本质安全”

  安全盾文化模型的外圈是“安全生产”,其主要特点是“防”。无论是安全文化还是安全制度,最终必然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上。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是“防”的问题。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了“防”,制定“安全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打造安全盾的目的是为了“防”。事故出现在生产第一线,“安全文化”的手和“安全制度”的手都必须伸到第一线,两手一起抓,一手软,一手硬,一手爱,一手严,最终达到防患于未然,除患于未现,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防生产中的各种隐患和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