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当安全成为一种文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12日
  本文标题中有两个名词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文化”。“安全”一词,在煤炭行业使用的频率恐怕是最高的,这与煤炭开采过程中深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多种危害威胁有着密切联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流行过这样一种说法:全国一年减少一个矿(七八千人),全省一年减少一个区(一二百人),全局一年减少一个队(四五十人),全矿一年减少一个组(七八个人)。现在的情况虽然大有好转,但在有些地方好像并没有大的改观;如果遇到瓦斯爆炸之类的大事故,上面的数字还很有可能突破。
  说起来人类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付出甚至牺牲;要想减少付出、避免牺牲,必须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度和飞跃。而“过度”的“舟楫”和“飞跃”的“翅膀”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文化。
  对“文化”这一定义的表述可谓五花八门,笔者认为下面的解释相对完满一些:“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一旦形成,又反过来陶铸人,使人获得新的素质、特征和能力”。(《中外企业文化知识500问》)“文化”如此,“安全文化”同样如此。
  在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是一张“安全王牌”,连续实现安全生产12周年的骄人成绩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在谈及煤矿安全时,陈杰矿长有一段堪称经典的诠释:“如果说煤矿的安全,一年靠的是机遇,三年靠的是侥幸,五年靠的是管理,那么十年八年则要靠安全文化的加盟和支持。技术可以仿制,管理可以引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却只能产生于企业内部。”
  鄂庄煤矿的“安全文化”集中体现在“五个四”里。它们是:
  “四个没有”: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稳定发展。
  “四个贵在”:安全第一贵在坚持,安全管理贵在到位,安全责任贵在落实,安全监督贵在公心。
  “四个就是”: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对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见死不救,对违章指挥不惩处就是纵容杀人。
  “四个有心”:抓安全要有决心,抓质量要有恒心,抓三违要有狠心,抓帮教要有耐心。
  “四个不能”:违章的话不能听,冒险的活不能干,带血的钱不能拿,违纪的事不能办。
  读罢这“五个四”,我们至少会产生两点印象,一是形式工整,二是内容深刻而充实。若想在“五个四”之外再去补充点儿什么,似乎已不太容易。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五个四”就是安全文化的什么“顶峰”或者“终结”,相反在今后的安全实践中它肯定还要与时俱进,日臻完美。笔者在此想要特别说明的是,“五个四”并非几个秀才“闭门造车”的一己之得,而是鄂庄煤矿全体干部职工包括家属的“集体创作”的文化结晶。正是因为它来自最广大的职工群众,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才会深入人心,深得拥戴,所以才会由“规范和准则”而使职工群众获得“新的素质和能力”,违章的事儿在鄂庄煤矿早已为“文化人”所不耻。有诗云:“人人身体力行,时时紧抓不松;续写安全华章,全赖文化加盟。”
  由此可知,只有当安全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安全才会成为一种必然,安全才有可能不再是一颗“管理+侥幸”的无奈之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