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贯彻国际管理体系标准是建立现代电力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12日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电力市场已日趋形成,在电力企业管理探索创新和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建立与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这不仅是电力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参加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树立现代企业管理形象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贯彻的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SASl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等国际管理体系标准,是在总结发达国家几十年成功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形成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代表了目前国际公认的企业管理水平要求。
  一、 IS0/TCl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颁布的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经历了1987版、1994版和2000版三个阶段,不仅日趋成熟完善,而且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产品类型和各种规模的企业。
IS09000族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提供了最佳的建立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泛"工业模式,为国际贸易中供需双方建立信任,实施同一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消除质量壁垒提供了规范,从而促进了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这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问世后,由于它是广泛吸取许多国家质量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在广泛组织专家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不断根据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定期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因而迅速得到各国的广泛承认。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了IS09000族国际标准。许多国家级和国际级的产品认证体系(例如英国BSI的风筝标志、日本的JIS标志),都把IS09000标准作为取得产品认证的首要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际互认制度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与实施,已有30个国家的认证机构和2 个区域多边承认协议。中国是首批签署IAF认证多边承认协议的国家之一。全世界自上世纪80年末掀起的 "ISO9000热"至今方兴未艾,截止2002年底全球150个国家获得IS09000标准认证的企业已超过50万家。 我国非常重视采用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即等同采用IS09000族标准作为国家GB/19000系列标准,并同时实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之所以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是由于它对社会各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生产、服务企业期望只通过一个认证机构的认证,就能得到各国用户的信任。于是。就产生了国际间对质量认证的国家互认。使各国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在超越国家的范围建立广泛的权威性。国际互认的关键是证明各国的认证机构确实有能力按同等水平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需要有一套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认可制度准则。为消除国际贸易因认证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技术壁垒,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多年来一直希望建立国际统一的认证体制。国际认可论坛(1AF)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参加IAF的各国实现了质量认证的国家互认。
1998年1月,原中国质量体系认可委员会(CNACR)首批签署了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 (1AF/MLA)。这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制度已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较高评价。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领域达到与发达国家一致的水平。这将使我国生产、服务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符合国际水平的认证服务,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保证能力证明。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生产、服务企业和认证机构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同时,国际化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内完全满足了世界贸易组织(WT0)的要求。
  
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淡水缺乏、海洋污染、土地沙化、生物物种减少、酸雨事件、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诫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正在遭到空前的灾难,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和普遍关注。
1972年,联合国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82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五个文件,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和建立新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为适应既能统一国际标准还能有助于消除"绿色贸易壁垒"标准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1S0)1996年9月1日正式颁布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系列标准,我国同年即等同采用,作为国家GB/T24000系列标准。
我国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所有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明确的限制和 治理要求。另外,我国已加入WTO,当关税壁垒打破之后,环境问题将成为我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非关税壁垒。所以和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样,开展 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工作,既能提供企业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实施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环境绩效,进行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证明,又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竟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电力行业中,发供电企业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保护环境方面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按ISO14000标准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对周边和社会环境影响,特别是对重大污染因素的控制和预防,不断改善环境表现,节约能源、资源,推进清洁生产方式,是塑造"创一流"现代企业形象的必由之路。
  
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球每年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伤亡事故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2.8万起。
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人数为110万人,每天就有 3000人死于工作中,其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甚高,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据统计我国2000年发生伤亡事故83万多起,死亡11.79万人,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病人数都居世界首位。据粗略估算,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在800-2000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倾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善劳动条件方面投入不够,使生产成本降低造成不公平竞争,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即所谓"社会条款"。1996年WTO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新加坡部长会议宣言,列入了"核心劳工标准",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WTO部长级会议上,发达国家坚持劳工标准必须与贸易相联系,声称这关系到WTO的信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l),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联合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标准,即OHSASl8000标准;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有关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研讨的技术活动。
2001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发布了GB/T2800l一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这两个同时颁布的规范均源于OHSASl8001:1999,没有本质的区别,目前在我国同时有效实施。
我国电力行业一贯将"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方针,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如何把这种机制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通用模式协调一致,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重点从注重设备安全到全面保障员工安全健康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二是管理方式从管结果到管源头、管过程,以过程控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
原国家经贸委在颁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公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阐明了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力企业曾经进行了各种管理方式的探索,特别是从1989年原能源部开展以整顿为重点的"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到1994年原电力部的"创建一流社会主义企业"活动,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改观,但却未能脱离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
2002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模式,建立以电网为主体的电力市场,政府试图让竞争成为电力企业安全运行和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这势必加快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现代化的进程。电力市场竞争不仅是价格(包括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更是品质(包括电能生产、供电服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竞争,二者是相关的统一体。在市场竞争规则确定之后,价格与品质的竞争将取决于企业管理的素质。
电力企业不仅要进行体制和技术的创新,还必须探索管理的创新,依靠不断提升的管理水平来增强企业素质,这对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英国在 1997年以前所有电网、发电公司等电力企业都陆续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BS5750一 IS09001标准)、环境管理体系(BS7750一IS014001标准)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BS8800一OHSASl8001标准),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注册;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得到很快发展。
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做法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电力企业要实现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贯彻国际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和实施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我国的电力企业应乘电力体制改革之势,努力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施以质量、环境与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巩固和发展“创一流”成果,追求优质高效的卓越业绩,为我国电力事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作出贡献。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