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以人为本 建设先进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作者:曾昌祥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8日

〔摘 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更凸显出其重要地位,剖析了对电力安全生产有着深刻影响的人文体系,说明建设先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了安全机制和安全意识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应通过理性灌输、情感启迪、心理调试、案例解剖、活动熏陶、环境感染等教育方法来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习惯。

〔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机制;安全文化

电业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生活安定,多年来国家、政府时时都在强调电力的安全,而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卓有成效的历程,经过这一历程,在电力安全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将部分经验转化成了电力企业行之有效的规程、标准、制度等有形的东西,用来规范参与电力生产的人的行为。同时,制度、规定以及多年的安全生产实际工作经验的应用,形成了大量的规范人行为的无形的东西——安全意识。但为什么总有相类似的事故反复发生,即使采取的措施一项比一项更坚决、更严厉,而同类事故的发生并没有得到杜绝,甚至有时感到电力安全生产“如履薄冰”。笔者在困惑时认真地思考,为什么国外许多企业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总让人感到“程序简单”?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结合电力企业在追查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中的一种态度,笔者感受到了2个特别强烈的元素,也就是保证企业安全的2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事故发生的本源——“人”,和影响人意识的无形的东西——“文化”。

1 建立以人为本中心思想的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安全的最高要求是要切实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而要使人的安全切实得到保障,要靠人来具体落实那些针对人身安全而制定的安全措施和规范。在开展工作时,要站在保障人身安全的高度,提出电力安全工作的系列要求,其中人的素质又是对工作质量及完成情况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从更大的范围来讲,人又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其企业目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就归结为一点,所有的安全生产工作,甚至企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

2 安全文化在电力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2.1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活力、动力和灵魂

安全文化有利于熏陶职工的安全情愫,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觉的安全行为,主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它可极大地强化安全生产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因此,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开展好安全工作的活力、动力和灵魂。

2.2 安全文化可纠正职工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蛮干行为

在安全文化中,既有积极的认识,也有消极的观念。如有的人认为“事故不可知,防不胜防”,“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等非常消极的观念,通过发挥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能有力地纠正类似认识上的误区,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思想意识。其实,人类完全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出不出事故,不能凭运气”,是取决于主客观的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发生事故,不是不可知,而是能够分析预防的。在我们电力系统,有的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10年的长周期,其实践辨证地证明: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外,一切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零事故”的目标在一些电力企业已成为现实。通过教育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可极大地拓宽人的视野,提高我们正确认识安全问题的能力。

2.3 安全文化能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规程、安全法令、安全规章制度等,都是一种带有严格规范性的文化,成为人们共同遵守和服从的行为准则。它不仅用严格、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阐述,告诉职工在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容易引发事故的,而且对每个职工都适用,不会因人因事而异。安全规程、安全法令和安全规章一经颁布,就对任何组织和职工个人都具有同等的规范性和约束力,使组织和职工克服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4 安全文化具有极强的协调功能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人与环境、人与机械、安监部门与其他部门、安全思想建设与安全设施建设、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所有的人、组织及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充满着矛盾,会出现摩擦,可以通过遵循一定的安全文化准则和精神、价值来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类矛盾,使安全管理系统的各方面都能处于有序运行、和谐配合、协调发展的状态,产生整体效应,实现安全目标。

3 认识安全机制和安全意识的重要地位

3.1 安全机制是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首要保障和重要的管理手段

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首要保障和重要的管理手段。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行为;针对不同工种工作时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包括新闻媒体对安全工作的舆论监督;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开展反“两违”,贯“两双”,举“两措”活动,实行重奖重罚,安全一票否决的安全奖惩机制等。这些来自生产实践的安全生产机制,是保证安全供电的治本之举。但安全机制无论多少,怎样科学合理,关键在严密实施,严格检查,严明奖惩,严肃落实,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

3.2 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的主体;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其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其中,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4 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注意点及主要方法

4.1 职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业绩的质量。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和归宿点。有了素质高的职工,企业文化的品位会更高,安全意识会更强,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就会更好。从分析伤亡事故教训过程中,可以发现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纪守法素质,创造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正是安全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4.2 注意对职工进行事故心理教育

据我国电力企业事故资料统计分析,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绝大部分,而在这些人的因素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判断不准确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时,必须特别注意对职工进行事故心理教育。作业者在从事作业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发展成事故的过程中,其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微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大类非理智行为:

(1) 麻痹大意、侥幸心理,此类作业者思想散漫、松懈,安全意识差,违章操作;

(2) 疲劳心理,此类作业者精力严重缺乏,情绪严重低落,警觉性严重丧失;

(3) 错觉心理,此类作业者不遵守法规、制度,完全靠主观意志作业,盲目操作;

(4) 取巧心理,此类作业者图“省时省力”,自作聪明,反而弄巧成拙;

(5) 无知心理,此类作业者对作业项目一知半解,知识掌握不牢,安全认识不够;

(6) 发泄心理,此类作业者性格偏执任性,在生活、工作中不尽人意,转而对电力设施发泄不满。

此外,非理智行为的心理状态还有厌倦心理、挫折心理、紧张心理、注意集中于一点心理、烦燥心理、抵触心理等。总之,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观察职工对待工作的行为,分析职工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职工进行事故心理教育。

4.3 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方法

4.3.1 理性灌输教育法

主要是向广大干部、职工讲清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灌输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规等安全知识,真正使干部能感触到爱心启迪心灵的伟大力量,达到脑中时刻有警钟长鸣的意识,安全目标常常铭记在脑中,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地严守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4.3.2 干部身教、情感启迪教育法

一个好的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当给职工带来信心和力量,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职工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首先要成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模范执行者,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带领职工形成持久的安全生产局面;要以情感人,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到自己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职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事故责任者和被伤害者,要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总结吸取教训,切忌冷眼相看和指责训斥。

4.3.3 心理调试教育法

作业者的行为受作业者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因此必须仔细观察作业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时发现作业者的异常现象,用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作业者克服非理智行为。要注意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方式,既讲大道理又讲小道理,热情而耐心地帮助作业者克服心理障碍。

4.3.4 案例解剖教育法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使人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安全生产形势越好,越易滋生麻痹思想,要善于“借花献佛”,进行事故反思,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抓。“死亡事故通报”教育具有极强烈的震撼力,它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应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开展分析产生事故根源的活动,使广大职工的思想和心灵受到强烈感染。

4.3.5 电教化教学法

放映劳动保护科教电影、各种标准化作业电视和事故现场录像,把视觉形象和声音两种信息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性器官,形声俱在,情理鲜明,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对安全知识的吸收率和记忆力;同时,通过视觉和声音效果,把以往各类事故原因、经过作用于广大干部、职工,使他们的心灵、思想能真正受到感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3.6 活动熏陶教育法

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教学方法。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为广大青年职工所喜爱。其形式多种多样,可采取如下方式:(1) 开展专项的安全活动:如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团员中建立“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三不伤害”活动,以及开展“安全月”、“安全周”等活动;(2) 进行多样化的表演:如安全生产文艺汇演,救护演习,安全教育故事会等;(3) 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有奖征答、师徒对抗赛等,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富有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最终形成一种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着力保安全的文化合力。

4.3.7 榜样吸引教育法

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职工进行表彰并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榜样,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职工感到学习有方向、有目标,安全有标准,工作有奔头,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

4.3.8 环境感染教育法

在生活区内显要位置设置“心系安全, 幸福全家”宣传栏,对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故大力宣传、教育,在重大生产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安全警句和停、带电范围示意图等,建立这样一个生产环境的目的在于提醒作业者遵章守纪、珍惜生命、勿忘安全。

5 结束语

安全文化体系的创建,是一项复杂但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要达到造大声势、扩大影响、突出特色、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必须统一认识、抓住中心、加强领导,党政工团要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各负其责,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并将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中,从而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