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1日
    一、加强教育培训,安全技术培训是根本。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根本措施。在刚入行时,即开展对职工的集中安全技术培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级安全教育,使职工理解和熟悉正确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程序,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有关的安全规定,做到安全培训全员化。我们主要是靠法规制度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规范人的行动。人的思想是制约行为的一种力量,但它只是个人的力量;法规制度也是制约行为的一种力量,而它却是组织和群众的力量。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是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建立正规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所制定的要求从业人员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把实践反复检验过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常规性”问题的做法固定下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行动。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生产安全工作就得不到保障。
    二、要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同时也应重视发挥法规制度的导向作用。
    三、要注重运用法规制度开展宣传教育,使各类从业人员懂得哪些是法律法规提倡的,可以做,哪些是法律规范反对或禁止的,不能做,从而使宣传教育更为具体,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宣传教育搞好了,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就能自觉学法用法,依法办事,遵章守规。实践证明,有些宣传教育问题,尤其是涉法问题或违法违规问题,完全靠做宣传教育工作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与依法办事结合起来,既运用法规制度解决涉法问题、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运用法规制度进行宣传教育,把法制教育与宣传引导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法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灵魂和根本。近些年,随着各类事故的不断出现,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安全生产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安全法规制度对于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是及时修订各种法规制度,重奖重罚是保证。对遵守安全规程、不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安全先进者,实行重奖,树立一个标杆,使职工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对经常发生习惯性违章的从严考核,实行重罚,使其刻骨铭心,对其他人员可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树立消灭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氛围,使习惯性违章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五、要坚持从严执法执规。执法执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该处理不处理或处理之不当,该处罚不处罚或处罚之不当,都会损害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影响法规制度功能的发挥,自然也就损害了法规制度的教育引导作用。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应放在班组,这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办法之一。班组反习惯性违章应针对违章的行为,而不是违章行为者,要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分析典型案例,联系实际,注重效果,使职工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规程和规定的良好作风,做到从业行为规范化。
    六、推广标准化作业。所谓的标准化作业就是在有关规程和规定的指导下的规范作业。标准化作业是将准备作业、实施作业和作业善后处置中的每个具体步骤、操作方式、进度、待检点和关键点等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大大减少随意性作业的机会和条件,是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可靠保障,做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反习惯性违章关键是领导。安全产生的效益基本上是企业的虚拟效益,常常是出了事故以后才能算出结果,平日里看不出成绩。只有领导重视了,才会有人真抓严管,才能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和背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反习惯性违章应持之以恒,要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规定规范人,企业的安全基础才会不断夯实,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