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焦化厂熄焦车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作者:ZEn.Zhang  
评论: 更新日期:2025年08月16日

一、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焦化厂内操作熄焦车的司机,明确其在熄焦作业过程中职业卫生相关的操作规范、危害识别及防护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识别

1.粉尘危害

- 焦炭装入熄焦车时会产生大量焦尘,这些焦尘粒径较小,容易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司机吸入后可能导致尘肺病。

- 熄焦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携带的焦尘会因车辆颠簸而扬起,增加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2.化学毒物危害

- 苯系物:焦炉在炼焦过程中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当炉门打开时,这些苯系物会挥发到周围环境中。苯系物具有脂溶性,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造成损害,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 一氧化碳:焦炉内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炉门开启瞬间,若通风不良,一氧化碳可能泄漏至操作区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高于氧气,一旦吸入,会阻碍氧气输送,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引发急性中毒。

- 焦炉逸散物:焦炉运行时会有多种复杂的逸散物质,包含多种有机(如萘、蒽、苯酚等)和无机成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长期暴露其中,可能对呼吸道、皮肤等造成刺激和损害,增加患病风险。

- 煤焦油沥青烟:煤焦油沥青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操作时沥青烟可能逸出,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起呼吸道炎症、皮肤病变等,且具有潜在致癌性。

- 苯并芘:作为一种强致癌物质,在焦炉高温炼焦条件下产生。炉门工在作业时若吸入含苯并芘的烟雾,长期积累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特别是肺癌等。

3.物理因素危害

- 高温:刚出炉的焦炭温度高达1000℃左右,熄焦车司机在接焦和熄焦过程中会受到高温辐射的影响,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易引发中暑等热相关疾病。

- 噪声:熄焦车的机械运转、焦炭装卸时的碰撞以及熄焦过程中的水与焦炭接触产生的声响等,会形成较高强度的噪声。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司机听力下降,引发噪声性耳聋。

三、职业病危害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

- 防尘口罩:司机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如GB2626 - 2019)的KN95或更高级别的防尘口罩,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能有效过滤焦尘。每次使用前需检查口罩的密封性和滤棉的完整性。

- 防毒面具:针对苯系物和一氧化碳等化学毒物,配备相应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在可能接触到高浓度毒物的情况下(如焦炉附近有明显异味或泄漏迹象),及时正确佩戴。使用后要按照规定进行清洁、保养,并定期检查滤毒罐的有效期。

- 隔热服:穿着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防火隔热服,以抵御高温辐射对身体的伤害。隔热服如有破损、孔洞等影响隔热效果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 防噪声耳塞或耳罩:根据作业环境噪声强度,选择合适降噪等级的耳塞或耳罩。在作业前正确佩戴,确保能有效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2.工程防护措施

- 通风设施:熄焦车应配备局部通风装置,如排风扇,在作业时开启,及时排出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焦化厂车间整体应设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通风效果良好,维持车间内空气的清洁。

- 密闭与隔离措施:对熄焦车的操作室进行密封处理,安装隔热、隔音材料,减少外界高温、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同时,优化熄焦车的接焦口和车厢结构,尽量减少焦炭装卸过程中粉尘和毒物的泄漏。

- 降噪措施:定期对熄焦车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或部件磨损而产生的异常噪声。对噪声源采取减震、消声措施,如在发动机、传动装置等部位安装减震垫,在排气管处安装消声器。

- 高温防护管理措施

1)为熄焦车驾驶室内安装空调,并保证其能够正常有效运行,确保工作环境凉爽舒适。

2)提供防暑降温饮品和药品:在作业现场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饮品,如含盐清凉饮料、绿豆汤等,供劳动者随时饮用。同时,准备常用的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中暑症状。

四、操作前准备

1.设备检查

- 机械部分:检查熄焦车的走行机构、车厢体、开门机构等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传动部件(如链条、齿轮、轴承等)的磨损情况,确保无松动、变形或过度磨损。检查车厢体是否有破损、漏焦现象,开门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 电气部分: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线路、开关、接触器等是否正常,有无老化、短路、漏电等问题。查看各种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的显示是否准确,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照明系统,保证熄焦车各部位照明充足。

- 液压部分:若熄焦车采用液压系统控制相关部件,检查液压系统的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油管、接头有无泄漏。启动液压泵,观察压力是否稳定,各液压元件(如油缸、电磁阀等)的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2.防护用品检查

- 检查防尘口罩的滤棉是否堵塞、变形,口罩带是否断裂,口罩与面部贴合处的密封胶条是否完好。

- 查看防毒面具的面罩有无破损、老化,呼气阀、吸气阀是否正常工作,滤毒罐是否在有效期内且安装正确。

- 检查隔热服有无破损、孔洞,拉链、纽扣等能否正常使用。

- 检查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的弹性是否良好,耳塞表面是否光滑无破损,耳罩的头带是否能调节到合适的松紧度。

3.环境检查

- 观察焦炉出焦口附近的情况,是否有异常冒烟、冒火现象,确认出焦操作是否准备就绪。检查熄焦车轨道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轨道两侧的限位装置是否正常。

- 确认作业区域的通风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通风口有无堵塞。检查周围警示标识是否清晰、齐全。

五、熄焦操作流程

1.接焦准备

- 接到接焦指令后,启动熄焦车,缓慢驶向焦炉出焦位置。行驶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行车安全。

- 当熄焦车接近出焦口时,通过操作手柄或自动对位装置,使熄焦车准确对位,将车厢的接焦口对准出焦口。对位后,将熄焦车的刹车装置锁定,防止车辆移动。

2.接焦操作

- 待推焦车开始推焦,观察焦炭的下落情况,确保焦炭顺利装入熄焦车车厢。接焦过程中,注意车厢内焦炭的堆积情况,防止焦炭偏载或溢出车厢。

- 接焦完成后,检查车厢内焦炭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熄焦操作

- 启动熄焦车,将装满焦炭的车厢驶向熄焦塔。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焦炭因颠簸而洒落。

- 到达熄焦塔指定位置后,操作熄焦装置,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水量进行熄焦操作。在熄焦过程中,密切观察熄焦情况,确保焦炭被均匀熄灭,无红焦残留。

- 熄焦完成后,稍作停留,待车厢内的水沥干后,启动熄焦车,将车厢驶向凉焦台。

4.卸焦操作

- 当熄焦车到达凉焦台指定位置后,操作开门机构,打开车厢门,将焦炭卸到凉焦台上。卸焦过程中,注意观察焦炭的卸落情况,确保卸焦顺畅,无堵塞现象。

- 卸焦完成后,关闭车厢门,检查车厢内是否有残留焦炭,如有残留,及时清理。

- 启动熄焦车,驶离凉焦台,返回指定的停放位置,准备下一次作业。

六、应急处理

1.粉尘、毒物泄漏应急处理

- 一旦发现作业区域粉尘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异常升高,司机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佩戴好防毒面具。

- 按下熄焦车上的紧急停车按钮,切断设备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通过对讲机或其他通讯设备向车间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小组报告泄漏情况,包括泄漏位置、泄漏物质、影响范围等信息。

- 如果有其他人员暴露在泄漏环境中,大声呼喊提醒他们尽快撤离,并协助他们佩戴好防护用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尝试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如关闭相关阀门、封堵泄漏点等,但不要盲目操作,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2.火灾、爆炸应急处理

- 若作业区域发生火灾,司机应立即使用熄焦车上配备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砂等)进行灭火。对于初期火灾,要准确对准火源根部进行灭火操作。

- 同时,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向车间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小组报告火灾情况,包括火灾发生的位置、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

- 如果火灾有引发爆炸的危险,司机应立即撤离现场,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跑到安全区域。在撤离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 在安全区域等待消防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到来,并提供相关信息,协助进行救援工作。

3.中暑应急处理

- 当司机在作业过程中感觉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将熄焦车停放在安全位置,关闭发动机。

- 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休息。解开上衣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以利于散热。

- 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同时,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饮品。

- 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如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现场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期间持续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若有需要)。

七、作业后清理

1.设备清理

- 用专用工具清理熄焦车车厢内残留的焦炭、焦屑等杂物,确保车厢内部干净整洁,无积渣影响下次作业。

- 对熄焦车的走行机构、传动部件、开门机构等进行清扫,清除附着的粉尘和油污,防止粉尘和油污堆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 检查熄焦车的车身,擦拭干净表面的灰尘和污渍,保持车辆外观整洁。对熄焦装置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其无堵塞、损坏等情况。

2.作业区域清理

- 清理熄焦车轨道上的焦炭、焦屑等杂物,确保轨道清洁、无障碍物,以保证下次熄焦车行驶顺畅。

- 对作业区域的地面进行清扫,将散落的焦炭、煤尘等收集起来,运至指定地点存放或处理。

3.防护用品清理与存放

- 摘下防尘口罩,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清理滤棉或更换新的滤棉,然后将口罩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

- 对防毒面具进行清洁,用湿布擦拭面罩,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将滤毒罐取下妥善保存(如需要),将防毒面具整体存放于专用的存放箱内。

- 脱下隔热服,检查有无破损,如有轻微破损及时修补。将隔热服清洗干净,晾干后折叠整齐,存放在指定位置。

- 清洗防噪声耳塞或耳罩,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汗液,晾干后放入专用的收纳盒中存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