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如何理解、践行?

  
评论: 更新日期:2025年07月10日

一、什么是“三管三必须”?

“三管三必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一)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所属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指导和督促行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各级政府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当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和标准。这意味着,无论是哪个部门,只要涉及到业务,就必须同时负责该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二、“三管三必须”的具体要求

为了落实“三管三必须”,生产经营单位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内容。

(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责任到人。

(三)必须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员工进行岗前、在岗、转岗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保能力。

三、 “三管三必须”的重要性

“三管三必须”原则的实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安全生产的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管理,要求从行业主管部门到生产经营单位,再到每一位员工,都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

(三)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四) 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五)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六)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七)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各方齐抓共管,共筑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责任。作为企业员工,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作为企业负责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指导,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三管三必须”为原则,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