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劳动部《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通知
发 文 号:京劳锅发字【990】48号
发布单位:京劳锅发字【990】48号
装数│ │外观质量│ │有效期 │ │精度
─────┴───┴────┴───┴────┴──┴─────
紧 急 切 断 阀 检 查
─────┬────┬──────┬───┬─────┬────
制造厂家 │ │制造许可证号│ │合格证编号│
─────┼────┼──────┼───┼─────┼────
型式及规格│ │切断时间 │ 秒│有效期 │
─────┼────┼──────┼───┼─────┼────
耐压试验 │ │密封压力试验│ │铅 封 │
━━━━━┷━━━━┷━━━━━━┷━━━┷━━━━━┷━━━━
(13)在用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验报告(二)
容器编号:
容器编号:
━━━━━━━━━━━━━━━━━━━━━━━━━━━━━━━━
液 位 计 检 验
────┬────┬──┬───────┬─────┬─────
设计要求│型 式 │ │精 度 │容器充装量│
────┼────┼──┼───────┼─────┼─────
检 查 │型 式 │ │精 度 │误 差│
├────┼──┼───────┼─────┴─────
情 况 │外观质量│ │核定最大充装量│
────┴────┴──┴───────┴───────────
其他阀门检查:
检查结果:
────────────────────────────────
检查员: 年 月 日 审核: 年 月 日
━━━━━━━━━━━━━━━━━━━━━━━━━━━━━━━━
(14)在用压力容器耐压试验报告
容器编号:
容器编号:
━━━━┯━━━━━┯━━━━┯━━━━┯━━━━┯━━━━
容器名称│ │容器类别│ │主体材料│
────┼─────┼────┼────┼────┼────
│壳程MPa │ │ @ │ │
设计压力│管程 │环境温度│ │ 规 格 │
────┼─────┼────┼────┼────┼────
│壳程MPa │ │ 壳程 │ │壳程 m3
检验压力│管程 │试压介质│ 管程 │ 容 积 │管程
────┼─────┼────┼────┼────┼────
│ │ │壳程 @│ 最高工 │壳程MPa
机泵型号│ │介质温度│管程 │ 作压力 │管程
────┴─────┴────┴────┴────┴────
耐 压 试 验 程 序 记 录
机泵出口压力表规格________MPa, 压力表精度________级
壳程
容器上部压力表规格管程____MPa, 压力表精度________级
壳程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管程____MPa, 保 压________分钟
壳程
缓慢降压至最高工作压力管程___MPa, 保 压________分钟
检查焊缝部位________泄漏, 壳体、封头________明显变形
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员: 检验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5)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报告
容器编号:
报告编号:
━━━━━┯━━━━━┯━━━━━┯━━━━┯━━━━┯━━━━
容器名称 │ │容器类别 │ │主体材料│
─────┼─────┼─────┼────┼────┼────
│壳程MPa │ │ @ │ │
设计压力 │管程 │环境温度 │ │ 规 格 │
─────┼─────┼─────┼────┼────┼────
耐压试 │壳程MPa │ │壳程 │ │壳程 m3
验压力 │管程 │试压介质 │管程 │ 容 积 │管程
─────┼─────┼─────┼────┼────┼────
压气密性 │ │ │壳程 @ │ 最高工 │壳程MPa
试验压力 │ MPa │气体温度 │管程 │ 作压力 │管程
─────┼─────┼─────┼────┼────┼────
压缩机型号│ │安全阀型号│ │ │
─────┴─────┼─────┼────┼────┼────
容器内可燃气体含量 │ │ │单位安全│
分析结论 │ │ │部门意见│
───────────┴─────┴────┴────┴────
气 密 性 试 验 程 序 记 录
壳程
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管程_____MPa, 保压______分钟
压气设备出口压力表规格_____MPa, 精度______级
容器上部压力表规格_________MPa, 精度______级
检查容器及连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泄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定:
试验员: 检验员: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二
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安全规则
第1条 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和槽、罐车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技术管理,正确地进行气密性试验,特制订本规则.
第2条 凡适用于《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压力容器和槽、罐车,其气密性试验的压力、介质、温度、试验程序、试验设备、检查方法以及合格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规程、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同时还应遵守本规则的要求.
第3条 气密性试验之前,必须严格做好以下工作:
1.试验单位应向压力容器或槽、罐车所在单位安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本规则附表(1)),并由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现场安全检查应由试验单位现场指挥和所在单位安全部门的代表负责组织实施.
2.试验场地应划定安全防护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可靠的防护设施.
3.试验用的压力源装置,应安放在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控制的地点.试验用压力表的量程精度与刻度,必须与试验要求匹配,并便于观察和记录.
4.可拆部件一般应拆卸,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牢靠.
5.采用妥当的方法将内部剩余的介质全部清理干净.
6.不参与气密性试验的部分或设备,必须用盲板隔断.
7.压力容器与生产装置一起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必须由生产单位先制订试验方案,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实施.
8.置换和清洗应符合《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置换、清洗合格后,应按照本规则附表(2)认真做好记录,并经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签字,方为有效.
1.槽、罐车的气密性试验,凡有固定场所的,经单位提出方案,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检查认可,可免除此项申请要求.
2.凡已进行内外部检验的压力容器,重复的准备工作可以不做.
第4条 对气密性试验的要求:
1.试验用压力源的额定出口压力及流量,应与所试验的压力容器或槽、罐车的相关参数(压力、容积等)相适应.
若压力源的出口压力大于压力容器或槽、罐车设计压力的两倍,在试验装置中应增设缓冲罐.在缓冲罐上应装设安全阀和压力表,并在出口管路上装设调节阀.对特殊或大型装置,还应装设自动记录仪表和压力连锁装置.压力源输送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
2.试验前必须确认:
(1)试验装置符合要求:
(2)试验场地及防护措施符合要求;
(3)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或专门的规定);
(4)试验前的组装(含安全附件)工作已经完成并经检查合格.
3.试验升压程序及检查:
(1)首先应使试验系统压力保持平衡;
(2)缓慢通气,达到试验压力的10%(不小于1个表压)应暂停进气,对连接密封部位及焊缝等进行检查,若无泄漏或异常现象可继续升压;
(3)升压应分梯次逐级提高,每级一般可为试验压力的10─20%,每级之间应适当保压,以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4)在升压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或进行检查工作;
(5)在达到试验压力后,首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然后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记录;
(6)保压时间一般不应小于10─30分钟,保压过程中试验压力不得下降.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7)试验合格后,按本规则附表(3)出具气密性试验报告书;
(8)试验完毕后,应缓慢将气体排净.
4.有压力时,不得紧固螺栓或进行修理工作.
5.对盛装易燃介质的,如果以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后,应保留0.05─0.1MPa的余压,以保持密封.
第5条 气密性试验的技术资料(包括附表(1)(2)(3)),由使用单位归入技术档案.
第6条 各有关单位可参照本规则要求,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附表(1)(参考件)
气密性试验申请表
年 月 日
━━━━━━━┯━━━━┯━━━━━━┯━━━━━━━┓
试验单位 │ │压力容器名称│ ┃
───────┼────┼──────┼───────┨
压力容器编号│ │压力容器类别│ ┃
───────┼────┼──────┼───────┨
设计压力 │ MPa│ 试验压力 │ MPa ┃
───────┼────┼──────┼───────┨
充装介质 │ │ 试验介质 │ ┃
───────┼────┼──────┼───────┨
环境温度 │ @ │ 容 积 │ m3 ┃
───────┼────┼──────┼───────┨
置换介质 │ │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
───────┼────┼──────┼───────┨
取样日期 │年 月 日│ 置换日期 │年 月 日 ┃
───────┼────┴──────┴───────┨
取样分析位置│ ┃
──┬────┴──┬────┬──────┬────┨
│ 压缩机型号 │ │最高工作压力│ MPa ┃
主├───────┼────┼──────┼────┨
要│压力表最大量程│MPa │ 压力表精度 │ 级┃
试├───────┼────┼──────┼────┨
设│压缩机最大排量│ m3/min │ 缓冲罐容积 │ m3┃
备├───────┼────┼──────┼────┨
│ 安全阀定压 │MPa │ │ ┃
──┼───────┴────┼──────┴────┨
│ │ 操 作 人 ┃
试│ ├───────────┨
验│ (盖章) │试验现场指挥人 ┃
单│ ├───────────┨
位│ │试验单位 ┃
│ │技术负责人 ┃
──┴────────────┴───────────┨
试验现场安全检查情况: ┃
┃
┃
检查人: 安全部门负责人: ┃
━━━━━━━━━━━━━━━━━━━━━━━━━━━┛
附表(2)(参考件)
清洗和转换记录表
年 月 日
━━━━━┯━━━━━━┯━━━━┯━━━━━━┓
操作单位│ │ │ ┃
─────┼───┬──┼────┼──┬───┨
容器名称│ │编号│ │类别│ ┃
─────┼───┴──┼────┼──┴───┨
设计压力│ MPa │容 积│ m3 ┃
─────┼──────┼────┼──────┨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
─────┼──────┼────┼──────┨
充装介质│ │转换介质│ ┃
─────┼──────┼────┼──────┨
清洗日期│ │转换日期│ ┃
─────┴──────┴────┴──────┨
清洗、转换分析操作记录: ┃
┃
┃
┃
┃
┃
────────────────────────┨
最后的取样分析结果和时间: ┃
┃
┃
───────┬────┬─────┬─────┨
清洗人签名 │ │置换人签名│ ┃
───────┼────┼─────┼─────┨
单位安全部门│ │ │ ┃
负责人签名 │ │分析人签名│ ┃
━━━━━━━┷━━━━┷━━━━━┷━━━━━┛
填表人:
附表(3)(参考件)
气密性试验报告书
年 月 日
━━━━━━━━┯━━━┯━━━━┯━━┯━━━━┯━━━━┓
压力容器名称 │ │ 编 号 │ │ 类 别 │ ┃
────────┼───┼────┼──┼────┼────┨
设计压力 │ MPa│ 容 积 │ m3│充装介质│ ┃
────────┼───┼────┼──┼────┼────┨
气密试验压力 │ MPa│环境温度│ @│试验介质│ ┃
────────┼───┼────┼──┼────┼────┨
液压试验压力 │ MPa│试验日期│ │ │ ┃
────────┼───┼────┼──┼────┼────┨
试验前分析结果│ │取样日期│ │ │ ┃
──┬─────┴───┴────┴──┴────┴────┨
│10%试验压力时,压力为 MPa,保压 分钟, ┃
试│ ┃
│检查结果: ┃
验├───────────────────────────┨
│按试验压力做 %梯次分 级升压到试验压力: ┃
压│ ┃
│检查结果: ┃
力├───────────────────────────┨
│试验压力 MPa,保压 分钟; ┃
│ ┃
│检查结果: ┃
──┴───────────────────────────┨
试验后于 年 月 日用 为置换介质进行置换处 ┃
┃
理,经取样分析含氧量为 ,合格 ┃
──────────────────────────────┨
试验结论: ┃
┃
试验人签字: (试验单位公章) ┃
─────────┬────┬───────┬───────┨
试验单位 │ │技术负责人签名│ ┃
─────────┼────┼───────┼───────┨
压力容器所属单位│ │ 验收人签名 │ ┃
━━━━━━━━━┷━━━━┷━━━━━━━┷━━━━━━━┛
填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