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定置管理是高效的安全文化实践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7日

  安全文化不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否定,而是安全管理伴随着安全生产的实践向着更高水平的升华。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都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安全文化实践。其中,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现场推行的定置管理就是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成功范例。生产经营现场是建设安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落脚点和归宿;在生产经营现场实施定置管理就是建设安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效手段。
  
  推行定置管理是建设安全物质文化的有效手段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我们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场拥挤混乱,机电设备组合不合理,工位器具布局不科学,光线暗淡,通道不畅,成品、半成品、废品乱堆乱放……由此,屡屡触发重大事故。

  某钢厂将报废的钢丝绳与好的钢丝绳混放在一起,在慌忙中,起吊工将报废的钢丝用来起吊钢包。在吊运钢水的过程中,绳断包落,几十吨钢水倾翻,车间一片火海,再加上现场拥挤混乱,通道不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一企业将汽油这种易燃物品随便存放在车间。该厂的一位司机晚上到车间取千斤顶,因光线暗淡,就以打火机来照明,结果引燃了汽油,几乎毁掉了一个车间。
  某亚麻厂的除尘室和通风管道长期不清扫,堆积了大量的亚麻粉尘,在开风机时产生了火花,导致了燃烧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有一单位未将废品清理出生产现场,而是随便乱堆乱放。有位电焊工在施焊前没有对这些废品进行清理,结果焊渣引燃了废品中的可燃物,再加上抢救措施不当,而导致一场重大火灾……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总之,要想改变上述状况,就必须在生产经营现场实施定置管理,这是一条治本之路。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生产经营现场的“物”,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制约条件和使用方法定置在合理位置上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养成习惯”这“5S”活动使生产经营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信息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建设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经营环境。这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经营环境是一个“人-机-环境和谐、协调、配套的运转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工具、物品的定置合理化及使用的科学化;包括各种机电设备的优化组合、工位器具布局合理、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和照度充足、光线明亮、环境整洁;包括对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实行特殊定置和特殊控制,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现场井然有序、各种操作有条不紊。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了本质安全化水平,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各种不安全行为。这一切都是安全物质文化的重要内涵,它渗透着和体现出一个新时代的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推行定置管理是建设安全精神文化的治本之路

  文化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物质环境孕育一定的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又制约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和人们的行为。

  行为科学的经典公式B=f(P?E)(B表示行为,P表示心理因素,E表示环境影响)充分说明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制约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心理因素也是一定文化的内涵。一定的文化维系着一定的心理活动,一定的心理活动制约着一定的文化发展,一定的文化发展又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数理统计资料也证实: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是事故高发的群体。

  在生产经营现场通过实施定置管理建立起来的庭园式、居室式的工作环境,能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使操作者感到安全、舒适、明快、精神集中和观察敏锐;同时,对每一个人的安全价值观、安全审美观、安全道德、安全习惯、风尚和行为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一个安全素质低劣和行为不规范的人,进入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有素养的集体中,很快就“顺从”了,而且被“同化”了。这是因为,在安全文化的“场能”作用下,使人们感到必须对自己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调整和个性的重新塑造。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态势。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只有这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自觉地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