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2月31日
    (2)组织实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并实施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负责督促和落实整改;
    (4)组织开展运输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运输经验,落实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5)负责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人员、车辆驾驶员和押运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考核;
    (6)负责有关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7)落实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4.3驾驶员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危险货物运输标准;
    (2)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确保行车安全;
    (3)参加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危险货物运输注意事项、应急处理办法和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了解所运输危险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4)妥善保管并能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5)做好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排除车辆安全隐患,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6)按规定的时间、速度和路线行驶,并做到随车运输证件与标志标识齐全有效;
        44.4押运员安全职责
    (1)对所押运的危险货物负安全责任;
    (2)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了解运输危险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具备防火、防爆、防中毒知识以及预防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知识,掌握危险货物运输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办法;
    (3)在运输过程中,监督驾驶人员对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及危险货物运输法律规范的执行情况,制止驾驶员违反作业规程的行为;
    (4)监督装卸人员对《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制止装卸人员违反作业规程的行为;
    (5)妥善保管并能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并保证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完好无损。
    44.5装卸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1)对危险货物装卸负安全责任;
    (2)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了解危险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熟悉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具备防火、防爆、防中毒知识以及预防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事故知识,掌握危险货物运输、装卸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办法;
    (3)监督装卸人员对《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制止装卸人员违反作业规程的行为;
(4)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
4.4.6企业还应明确副经理(副队长)和其它部门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45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46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包括:
    (1)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的费用;
    (3)安全设施,如:报警、安全通讯、监测、防触电、防灼伤、应急救援等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保养的资金投入;
    (4)保证重大隐患治理所需费用;
    (5)安全风险抵押金;
    (6)安全检查工作所需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风险管理
    51范围与评价方法
    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
    企业应鼓励管理及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车辆运行安全;
    (2)事故及潜在事故隐患;
    (3)停车场地安全;
    (4)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5)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企业在制定评价准则时,应依据:
    (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2)有关的安全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合同规定;
    (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2风险评价
    企业依据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火灾、爆炸;
    (2)冲击和撞击;
    (3)中毒、窒息和触电;
    (4)有毒、有害货物的泄漏;   
    (5)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6)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企业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1)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3)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53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企业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
    (1)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4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包括:
    (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j
    (2)评审意见;
    (3)隐患整改方案;
    (4)整改时间表和责任人;
    (5)竣工验收报告。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5风险信息更新
    企业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企业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更;
    (2)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新管理的要求;
    (3)新增经营项目,
    (4)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6.安全培训教育
    61安全培训教育应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预防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为目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