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12•25”坍塌事故救援取得重大进展4名矿工被困850余小时后获救

作者:中国安全生产报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31日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玉荣石膏矿
1225”坍塌事故救援取得重大进展
4名矿工被困850余小时后获救
1月29日22时48分,在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发生850余小时后,被困井下的4名幸存矿工,通过大直径救援钻孔全部成功获救。这是我国首例大直径钻孔成功救援案例,也是世界上除美国、智利外的第三例,创造了我国矿山事故救援的范例,在矿山救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马凯,国务委员杨晶、王勇等中央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方面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工作,严防次生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作出部署,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调集全国先进救援装备和力量,指导协助地方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工作。1月13日,杨焕宁专门赶到现场,慰问救援指战员,与山东省领导研究部署救援工作。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孙华山多次提出相关要求,指导救援工作。受杨焕宁委托,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绍川4次赶到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部署救援,副省长张务锋一直在现场坐镇指挥救援。
这次救援情况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极富挑战性。事发矿区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巷道持续塌方,井下涌水量不断增加,井下救援受阻。井上大直径钻孔救援通道施工要经过碎石层、含水层、泥浆层、砂岩层以及裂缝和溶洞等,通道打到220米深后更是一波三折。救援指挥部、总局指导组和各有关方面密切协作,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救援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每天早、中、晚各召开一次例会,调度情况、研判形势、集思广益、商定对策。对每一个关键时期和重要步骤,指导组都提出明确的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每一个重要节点目标,都通过2个以上的实现路径同步推进,做多手准备;对救援工作中遇到的新难题,及时果断制定应对措施,统筹调集队伍、专家和设备参加救援。
二是调集了国内一流的救援力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集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和开滦队、区域矿山应急救援兖州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西安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救援队伍以及各相关专业的专家130多人,其中包括4名德国钻探专家,参与现场救援。
三是调集了全国一流的矿山救援设备。救援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调集了矿山救援设备600余台(套),其中大直径钻井机械、钻孔生命探测仪、钻孔救援提升机、无人机等设备均达国内先进、国际一流水平,有力保障了救援工作需要。
四是科学组织施救。按照“千方百计救人、千方百计防范次生事故”的原则,精准研判形势,充分考虑各种困难,制定了打通5条生命救援通道(井下3条、井上2条)的方案,从多个方向搜救被困人员。井下救援采取先掘进、后支护、再救援的办法,累计修复掘进救援通道354.5米,先后救出11名被困矿工。此后,因井下巷道多次大面积坍塌、水位快速上升,严重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指挥部果断决定暂停井下救援。井上救援则主要通过钻井打孔救人,先后成功打通4个小直径保命孔,在发现4名幸存被困矿工的同时,第一时间开钻了2个大直径救命孔,力求救人“双保险”。
27日16时40分,2个大直径救生钻孔中的5号钻孔率先与井下巷道贯通。29日21时21分,第一名被困矿工通过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成功升井;22时48分,第四名被困人员成功升井。
杨焕宁始终牵挂着被困矿工的安危,第一时间通过总局现场指导组,详细了解获救矿工身体状况,向被救矿工表示亲切慰问,向全体救援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目前,事发矿已成功获救15人,确认1名被困矿工遇难,仍有13名被困矿工下落不明。下一步,救援指挥部和有关方面将进行综合研判,“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做百倍努力”,并做好遇难矿工善后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记者高文静 王谦报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