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加强安全管理重在提高执行力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0月18日

当代社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早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上到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各企事业单位,关注安全成为各级领导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中石油,是国内较早推行HSE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管道局在推进HSE管理体系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详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规政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这些制度、政策,开展安全月、安全周等活动推进制度宣传。在各单位、各级领导如此重视安全的情况下,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其共同原因在众多事故分析报告中显而易见:对安全制度、规范执行力不强,执行不到位,使各项制度、规范效力减弱或消失,是发生安全事故原因的共同之处。因此,要通过有效提高执行力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一、安全管理中的执行力及其重要地位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可以从三个方面评判,即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
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因此,安全管理中的执行力也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企业的执行力就是企业对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程度,就是企业完成预定安全目标的操作能力;团队的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安全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执行或传达下去的能力;施工生产中,团队能够制定执行力强的奖惩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科学落实,这是团队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执行力强的重要体现;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一个字——“干”!在安全工作中,个人执行力体现在对完成团队安全目标过程中对自身安全责任的落实。
因此,执行力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企业、团队和个人安全管理工作始终的理念和精神。
二、安全管理工作中执行力不强的主要表现
根据多年参加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安全管理工作中执行力不强的两点主要表现:
(一)从领导到员工,对安全规范、规章制度的理解、重视、执行程度层层递减;越到基层,安全工作开展越被动。
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参建员工,传达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的主要途径是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高层管理者站在自己的管理高度能够“深刻”理解制定的安全目标,领导心中也有一套完成目标、执行制度的方法、套路,但是这些目标、制度层层传递到一线员工的时候,重视程度变得微乎其微,执行方法也变得十分机械化,也就是说,在这些目标制度的传达过程中,本质的东西不能够随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而“与时俱进”。安全工作开展越到基层越被动,许多制度、要求在一线施工面前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员工们表面上重视安全,心里却不明确自己在安全上做的工作都是为了自己。
(二)安全管理时常停留在形式上,“口号管理”现象十分严重。
中石油制定了“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努力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的HSE战略目标;管道局据此制定了“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的HSE个目标;各公司、项目部基本执行管道局的这个目标。安全管理工作在基层没有可参考和执行的具体目标,受施工工期、资金投入、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安全工作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检查,只能机械地宣传和开展安全工作。上级开展安全月,各单位就“按照要求”进行些应急演练,开展些培训,许多安全活动开展的时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可活动过后究竟对实际的工作和安全生产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却没有几个领导和员工能够发自内心地说清楚,这种普遍现象使安全管理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