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力安全生产与电力安全心理学

作者:李德印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24日

 很多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除了规章制度执行不够或设备因素造成之外,还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被人忽视。电力安全心理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人的行为本身和心理方面对电力安全性、工艺流程、操作步骤等进行分析,逐步研究并贯彻到工作中去,具有科学的意义。作为可行性的探索,杭州市电力局于年初召开了“电力安全心理分析”学术讲座,邀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赵国秋老师讲了生动一课。现根据授课内容,结合笔者的观点,对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一探讨。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力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系统中不安全数据居高不下,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没有本质性改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人之所以是主宰万物之灵,是因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所谓以人为本,实际要以人的心理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防微杜渐,预防事故的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存在以下潜在威胁。

1.1 生物钟出错

  人的心理活动与操作过程中是否执行规章制度密切相关。如登高的过程中需要动作的协调,不能分心,一旦分心就容易造成事故。又比如,每个人都有周期性的生物钟,有精力旺盛的时候,也有萎靡不振的时候。当生物钟出错期间,使得人头晕、精神不集中、烦躁不安,容易引发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在国外的公交系统中,就有专门对人的生物钟进行测试的仪器,通过科学分析,在每个月都有若干天数不允许司机上路,因为这几天人的周期性精神状态不良,对交通安全有着潜在的威胁。而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尚无此测试手段。

1.2 人机关系

  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单纯将心理活动独立于其他系统之外,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纯心理,而是生理的支持系统,心理准备不足,从事危险作业,出事的几率比较高。因此要防止事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问题,实际上也是从生理学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研究工器具是否符合人的生理上使用方便和舒适的需求,研究工艺流程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的接受程度,研究人与机器的安全距离以及光线亮度等一切迎合人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这种人机之间的关系又可称为工业心理学方向,如果处理不好人与机器的关系,轻则效率低,重则出事故。同样,电力系统中也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员和资金研究该领域。

1.3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人的精神注意程度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在危险的现场,如果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集中,都容易出现危险。以前,我们的管理部门都比较强调前者,认为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造成事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如果单纯强调人的注意力集中,也容易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人的精神在某个方面高度集中或紧张,就会忽视周边或相关的事情,引起不该发生的事故。因此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单方面强调精神的高度集中,而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工作、人员和分工,有的放矢地做好该做的工作。

1.4 心理素质是否适合岗位

  工作人员是否适合做安全生产工作也大有讲究。人的心理素质有好有差,与人的体能好否并无必然的联系。有些工作人员身体素质好,但心理素质差,容易分神或紧张;有的人有隐性恐高症,但为了工作而隐瞒;有的人由于经历了其他不愉快的经历,造成心理疲劳,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即人们所说的亚健康),无法适应当天的工作。这些都被管理者所忽视,造成对安全生产形式的潜在威胁。心理疲劳不同于生理疲劳,仅*简单的休息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心理的调节和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才能缓解并消除心理的疲劳。

  此外,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适合于不同的岗位,假如将职工安排在与之心理特征不符的岗位上,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安全隐患。因此根据岗位特征选择合格的人员也是电力安全需要研究的方向。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