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作者:时训先 蒋仲安教授 邓云峰 杨力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09日

5.4 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制度

  各级、各专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制定本范围应急救援应当坚持的分级原则、响应制度及其相应的等级标准。应急救援分级响应制度应当明确响应的程序,阐明事故发生后通报的组织、顺序、时间要求、主要联络人、应急响应的内容和处置方式,尤其是在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事故应当针对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响应方法和程序。

5.5 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各级政府、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管理部门、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救援基地、救援队伍和救援人员都应定期开展针对性的演习,演习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演习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演习过程的不足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在事后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并解决预案、资源、程序、能力、协同应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持续提高应急能力。

5.6 应急救援的资金补偿制度

  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必须依法给予补偿,资金来源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由当地政府财政承担,公共事业的应急救援行动所需要的经费由当地政府财政承担,参加保险的由保险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承担。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国家在采取合法的强制性行为(如强制搬迁等)中造成损害的,国家应给予补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国家借用个人或集体交通工具、救援装备等使公民财物受损害的,国家应补偿其损失。无过错的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害,国家予以适当补偿。

5.7 应急救援的奖惩制度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单位,国家应当给予奖励,并且规定奖励的形式和标准。此外,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如有个人或单位违反有关规定,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规定处罚的形式的程度,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权威性。

 6 结束语 

  笔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立法现状,指出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善其工作制度的构想。笔者强调,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应急救援工作制度,是我国目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迫切需要。同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对国家危机的管理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体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2)有利于全面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3)实现我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法可依。

  (4)可以很好解决目前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体制不顺、职能交叉等突出的问题。

  (5)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目前我国各种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有助于改变我国安全生产依然严峻的形势。

  (6)从立法上确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