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压力管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7月15日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压力管道的事故,防止事故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压力管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和《安全生产法》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应按照“先控制,后救灾,救人重于救灾”;“先重点,后一般”;“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团队协作”精神,遵循下列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行动;

2.职责明确,力量集中,措施得力;

3.干群结合,快速有效;

4.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三、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压力管道发生的火灾、泄露、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所进行的应急救援行动。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1.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2职责分工

2.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2.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2.3现场指挥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部、压力容器所在单位配合。接到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后,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及时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的现场救援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及对外联系;负责抢险救援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助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与有关小组人员紧急联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抢险救援指令,做好与“110、119、120”等单位的联系。

2.4技术保障组:由压力容器所在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部配合。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救援;负责抢险救援方案制定;负责指导方案实施。

2.5人力机械物质保障组:由设备动力部部长任组长,行政后勤部配合。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与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物资优化配置。

2.6事故调查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部配合。负责事故原因的剖析,救援过程的回顾,总结材料上报总指挥、副总指挥。

2.7善后处理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和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

2.8应急通讯: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公司:

内部电话:

安环部部长:

火警:119

急诊:120

五、各应急小组的职责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主要任务是担负本厂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其任务分工如下:

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现场指挥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设备维修部、压力管道所在单位配合。接到压力管道事故报告后,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及时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的现场救援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及对外联系;负责抢险救援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助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与有关小组人员紧急联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抢险救援指令,做好与“110、119、120”等单位的联系。

4技术保障组:由压力管道所在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部配合。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救援;负责抢险救援方案制定;负责指导方案实施。

5物质保障组:由设备动力部部长任组长,行政后勤部配合。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与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物资优化配置。

6事故调查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生产技术部、设备维修部配合。负责事故原因的剖析,救援过程的回顾,总结材料上报总指挥、副总指挥。

7善后处理组:由安环部部长任组长。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和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

六、单位的基本情况。

1.概况

本公司现有压力管道600余米,主要分布在甲醛装置区的蒸汽管道,锅炉装置区所有管道和二甲醚装置区所有管道。

2.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

(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品名:蒸汽、甲醇、甲醛、二甲醚、特性为:高温、可燃、有毒、易燃、易爆、已腐蚀等)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误或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 毒、窒息、灼伤、烫伤)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一般事故,可因管道的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 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重大事故,可因管道事故的大量泄漏而发生重大事故,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 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

毒物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波及周边范围;当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事故时,应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七、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现场目击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说明现场情况。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如发生火灾,立即拨打火警 119,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 120)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或车间),要求查明发生事故的部位(或装置)和原因,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总指挥或其他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急救。若发生火灾时,应立即调集人员灭火,并在火灾现场判断火灾大小,决定是否通知单位专人向消防大队报警。

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各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质监、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现场协调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及调查事故的原因。

抢救人员到达后,应立即成立抢救小组,首先查明现场有无受伤或中毒人员,以最快速度将受伤或中毒者脱离现场,受伤或严重中毒者尽快送医院抢救.其他人员各司其职,协助抢救、警戒区域,疏散人群。

如果情况危急,应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同时迅速疏通安全通道,以保证救援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或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空气面具,应迅速进行灭火,并协助医疗队救护受伤和中毒人员,对受灾区域实施的洗消工作。

6.生产部门、安全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部门,在查明事故源点(或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程序迅速执行。

7.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事故危及到单位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行人在区、市指挥部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8.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9.防化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查明有毒介质的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事故源点的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