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

作者:刘景明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01日

        1、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语言,但在铁路企业却是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提高管理者管理的有效性,即如何保安全,也就是做正确的事。安全形势不稳,干部职工压力很大,这是客观现实,但怎么抓,从什么地方抓,那些是关键,薄弱环节在那里,许多干部是大处无序,小处无法,凭经验管理,安全撞大运,简单粗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罚代管的现象普遍存在。铁路的管理者绝大多数是业务出身,但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的并不多,管理滞后成为制约铁路安全的“短板”,不解决管理有效性的问题,铁路的安全就很难上台阶。管理者不但心里时刻想着安全,还要有思路如何保安全,而且通过具体的管理措施能保证安全,即“想事、干事、成事”三位一体。因此,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2、掌握必要的管理工具。管理不仅有有效性,还有效率性。效率也就是正确的做事。怎么样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除了前面提到的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工具性的问题,即管理的工具,不注重对管理工具的掌握和运用,管理的效率很难提高。总结铁路的行业特点和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把标杆管理、目标管理、关键管理、系统管理、精细化管理、零缺陷管理、标准化管理、走动式管理、看板管理、闭环管理等十项管理技能应用在铁路现场安全管理中,并通过学习型班组的创建作为载体,提高管理的效率。这十项管理技能涉及安全管理的五大方面,包括安全管理的理念、战略、战术、流程控制、载体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强基础,填“缝隙”。基础主要是管理层面的制度建设和系统集成。在铁路企业,作业层面的制度比较详尽,现在缺失的是管理层面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撤销分局,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以来,管理出现了不到位和职能不清的问题,亟需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梳理。填“缝隙”主要是结合部的管理。铁路是一个大联动机,垂直指挥和横向联系是否畅通高效,将直接影响其正常运行。
        四、治安环境保安全。铁路点多线长,开放性、人流物流密度大的特点,客观上需要通过治安管理保安全。
        首先,铁路公安机关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安管理的新路子,建立起以派出所为依托,以警务区为基础,以公安民警为主体,以保安、护路队员为骨干,以责任制为核心,以线路治安为重点,构筑铁路公安、铁路单位和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公安、保安、护路联防三支力量密切配合的三道屏障,使过往客车、货车和辖区线路始终处于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下,有效遏制危及行车安全的各类案件发生,打造平安铁道线。
        其次,在大力加强铁路治安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切实做好全社会的法制常识宣传和铁路安全知识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声势,深入人心。
        当然,以上四个方面只是粗略的勾画安全屏障的体系,是一个轮廓,要真正实现铁路安全的长期稳定,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支撑,需要全员参与,始终抓住“安全第一”这个命脉不放松,逐步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借鉴吸收,建立起铁路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四.创新安全文化体系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要发展,安全是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安全理念,坚持规范管理,强化安全基础,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努力加快铁路发展步伐,在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为上、文化为先、职工为本、素质为根、机制为重”的指导思想,围绕“思想融合、分层整合、文化聚合、资产集合”的基本思路,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一、始终坚持把创新安全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         
        铁路企业具有多系统、多工种联合作战的特点,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就无法保证运输安全稳定,就会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对铁路企业而言,从严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铁路的前提保障。基于这一认识,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理念。以“三全”为切入点,促成全员“我要安全的责任意识”提升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面对两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后设备管辖范围广,班组、职工高度分散,各项工作压力大的严峻形势,把培育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的责任意识,作为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着力在“三全”上下功夫。
        一是全面营造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在整合伊始,把营造确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作为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持之以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文化的灌输和熏陶,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安全价值理念。 “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安全荣辱观和“关爱自己,切莫违章蛮干;关爱他人,务必从严遵章”的安全行为观以及“安全是岗位,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的安全价值观。着力解决“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缺陷、管理的不安全隐患”作为突破口,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查找问题后面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反思,进一步深化了安全第一主题教育的效果。作为统一的宣传内容,在车间、班组进行揭挂,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并不断深化安全价值理念和安全责任意识。
        二是全程拓展安全文化的教育载体。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融合的功能和作用,倡导和推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点不差的工作标准、一盯到底的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在惜岗中胜任本职,在敬业中创造成就”的岗位意识,规范了作业票标准,对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作业程序、作业要求进行提前明示,使作业人员熟悉现场环境、熟知安全条件,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坚持每月将安全考核情况,利用讲评会、专题分析会、安全通报、考核揭示等方式,有重点、分层次进行安全考核公示,以达到既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又起到激励的目的。坚持在重点任务和工作的关键时期都要致家属一封信,请职工家属工作上多配合,安全上多叮嘱、多提示。倡导“惠人达己”的安全理念,要求干部职工树立“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他人、保护他人也等于保护自己”的观念。明确在作业过程中,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提醒一句,就可以避免人身事故 >和设备故障发生的道理
        三是全力完善安全文化的责任机制。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的长治久安,干部是关键。结合段整合后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少数干部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上存在的应付、对付、走形式;在现场作业检查考核上睁一眼、闭一眼,不较真;在工作作风上不深、不细、不实等倾向性问题,从强化干部抓安全管理的责任人手,明确了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每名干部、各个岗位的第一目标、第一责任和第一追求的安全责任理念。坚持高标准的教育培训、高标准的作业检查考核和高标准的管理作风,本着对职工生命负责的态度,将“严是爱、松是害”真正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切实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环节。实现了“一事不出,一章不违,一人不伤”的既定目标。把加大干部盯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作为落实责任机制的着力点,增强了干部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实效。
        二、始终坚持把规范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落脚点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规范管理。以“三化”为结合点,促成全员“我懂安全的规范要求”规范安全标准既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作业安全、职工安心、家庭安康、企业安定”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将不断培育干部职”我懂安全的规范要求”作为安全
        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融入在日常管理中。
        一是推行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在推进安全文化的建设中着力挖掘蕴藏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文化内涵,把文化建设与日常管理有机的融为一体,完善干部职工共同遵守的军事化管理行为规范,建立了一个新的载体和平台,即准军事化的内务管理模式。“准军事化”的内务管理,就是针对铁路高度统一规范的半军事化特点,其目的就是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约束和引导职工逐步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逐步克服不良作业习惯,以此逐步提升职工在作业中落实标准的自律能力和日常管理的自为能力。通过班组整齐划一的环境建设和职工步调一致的严明纪律,达到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实践表明,实施这种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深化安全文化建设效果是明显的。
        二是倡导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人性化安全理念的培育,力求在严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以爱求严,以严示爱。提出“职工为自己的家庭幸福负责,企业为职工的生命安全负责,共同为安全畅通负责”的安全理念。针对安全管理形势和管理格局的新变化,开展安全意识教育、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对干部提出“关爱每一名职工,关注每一天安全”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提倡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安全生产的基石上,筑起职工与企业共同的安全观和价值取向。以达到职工在问题面前由自咎、自责到自我从严、自我提升的目的,让职工从心理上适应和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三是整合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倡导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精神文化这个“软约束力”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借助制度文化的“钢性”功能来进一步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围绕适应新形势、新体制的要求,下力量对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等涉及安全基础建设的规章、制度、措施、办法进行了全面整合、优化,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建立起了统一、系统的安全管理格局,将涉及人身、设备和管理中的安全关键,按日、月、季三个周期进行控制,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管理模式。
        三、始终坚持把强化安全基础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点
        可靠的设备基础是确保安全稳定,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各级领导都在讲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要落实这三点,就必须经常下去对规、对标、对制度规范检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的改正问题,就是要思考、要研究,哪些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哪些工作不精细,考虑好了就去做,并做好、做彻底,这样问题就会越来越少,管理工作也会越来越规范、越细致。强化职工促成全员“我会安全的知识技能”掌握过硬的岗位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生产的能力,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始终坚持以和谐的理念来提升企业发展的根本点
          企业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职工队伍整体和谐是根本。以“三心”
        为着力点,促成全员“我保安全的效益目标”
        用和谐的理念来营造心情舒畅、共保安全的生动局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也是促成全员“我保安全效益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实施安心、舒心、同心的“三心”程,努力打造“以稳定保安全、以和谐促安全”的良好环境。
        一是落实稳定责任,形成安心的氛围。新形势、新任务对稳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把稳定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
        位置来研究,把稳定工作放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中来谋划。
        二是着力硬件改善,建成舒心的环境。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就要致力于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努力做到优美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舒心愉悦。
        三是拓宽沟通渠道,形成同心的目标。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不断拓展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渠道,大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考题:
        1.加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 有利于提高铁路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
        (2)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 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
        (4) 有利于提高铁路企业的生产力。
          2.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安全观念文化建设。
        (2) 安全环境文化建设.
        (3)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4)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5)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