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构建城市本质安全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0月25日

沈阳市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市区人口485万)。有140余种工业门类,以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资讯、化工医药、食品加工为主要支柱产业。全市有2035户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26万户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300多万从业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如果安全文化建设抓得不够扎实,最终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发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由之路。
      2008年,沈阳市安监局全面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并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生产标准化”、“反违章”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加强安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使之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沈阳市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呈现出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亿元GDP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发展趋势。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做法。
      一、强化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劳动、生产、生活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为避免意外遭受打击、伤害和碰撞所采取的普遍认同的办法、措施和经验,形成的有价值的行为准则,即:安全文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安全发展,在理论上确立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理论,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
      沈阳市安监局领导班子在全面深刻领会党的创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省、市号召,为全民打造安全大环境。局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包含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实施,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必须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建起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整体合力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在实施创建安全文化建设这项工作中,我们全面贯彻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积极主动靠前工作,深入企业进行宣传,强化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得到企业对创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工作中我们想尽办法助推企业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推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安全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沈阳市有2035户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120户中直企业,许多企业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有雄厚的安全文化底蕴。我们一方面派人去厂里宣传企业创建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进行创建工作调研,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用于指导全市各县区企业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正是由于局领导重视和部门、企业的大力协作使我们的创建指导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真正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法规规章援助,对企业创建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突出重点,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塑造全员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理念,摆脱以“事和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强化以人为本,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真正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境界,使安全管理迈上科学规范的轨道。我们做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有义务对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创建工作进行服务和指导。在推进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分级选拔,共同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加强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工作的领导,市安监局专门下发了《沈阳市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实施方案》,根据《辽宁省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标准》,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沈阳市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考核标准》,并于2008年6月成立了由沈阳市安监局陈建智局长挂帅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市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同时,各区、县(市)安监局设立了创建领导机构,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分别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具体创建工作方案,进一步量化、细化了创建内容和标准。市、县(区)安监局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近百家,通过对企业的逐级选拔和推荐,最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沈阳铁路信号工厂、辽宁伊利乳业等五家企业作为 “辽宁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参选单位向省局推荐。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