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某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6·18”事故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28日

  (三)管理原因
  1、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职工的各类安全教育,致使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按照IMS(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将IMS“两书一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风险辨识不充分,控制措施不具体,违章作业现象未得到有效制止。
  2、在日常的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中,对基层单位IMS“两书一表”实施、现场的规范操作缺乏监督力度,对兼职监督员的管理与考核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死角,缺乏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缺乏对基层单位IMS“两书一表”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指导。
  4、电力集团安全质量环保部,对下属成员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严,对体系文件的实施监督不到位,考核力度不够。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着安全工作不重视、不扎实、不到位的现象。
  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对各个作业过程认真分析,制定好措施,风险识别要全面,不要留于形式,要真正看到效果,坚决杜绝蛮干、经验主义和违章指挥现象。针对以往发生的血的事故教育认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从中真正吸取了深刻教训,使职工真正受到了切肤之痛的教育。
  (二)现场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认真查找工作中的漏洞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线路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强化操作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大对基层生产现场的监管力度,解决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消除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死角。
  (三)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要经常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严格查处违章作业现象,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领导的安全管理水平。供电公司要在基层班组的基础工作、监督检查上下功夫。除公司级组织安全检查外,所属单位也要下到班组进行安全检查,一级对一级负责,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四)员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全员的教育,特别是对小队班组长、每个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规程教育还不够深入,没有入脑、入心,班组的教育只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和各类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使各级人员责任、安全措施、具体行动在作业现场得到真正落实。供电公司要结合实际,从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入手,不断提高职工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