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规范铸造厂覆膜砂射芯机操作工的作业流程,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操作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铸造厂内所有从事覆膜砂射芯机操作的人员。
三、上岗前准备
(一)人员要求
1. 职业卫生培训:操作工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覆膜砂射芯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化学物质等)、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操作规程等。岗前培训时长不少于8小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与技能。
2. 职业健康检查:新入职操作工需进行全面的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听力测试、胸部 X 光片等,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肺部疾病、听觉系统疾病等职业禁忌证,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从事该岗位工作。
(二)防护用品准备
1. 呼吸防护:根据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及性质,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品。若粉尘浓度较高,应佩戴过滤效率达到 KN95 及以上标准的防尘口罩;若存在化学物质挥发,需配备带相应滤毒盒的防毒面具,并定期检查滤毒盒的有效性和使用寿命,及时更换。
2. 眼部防护:配备防冲击、防粉尘的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护目镜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抗冲击能力,能有效阻挡砂粒、粉尘等对眼睛的伤害;防护面罩可提供更全面的面部防护,防止面部受到飞溅物、粉尘的侵害。
3. 身体防护:穿着防尘、耐磨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合身且袖口、领口、裤脚口可扎紧,防止粉尘进入。同时,配备防砸、防滑的工作鞋,鞋面有钢包头,可保护脚部免受重物砸伤,鞋底具备防滑功能,确保在作业场地行走安全。
4. 耳部防护:鉴于作业环境存在噪声危害,准备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用品。根据作业场所噪声强度,选择合适降噪等级的防护用品,有效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5. 手部防护:准备耐磨、防烫伤的手套,在操作设备、接触模具和覆膜砂时,保护手部免受伤害。
(三)设备与环境检查
1. 设备检查
- 检查射芯机的机械部件,如气缸、活塞、阀门等,确保其连接牢固,无松动、磨损过度等情况。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保证电线电缆无破损、老化,接地(接零)装置可靠,各控制按钮、指示灯正常工作。
- 查看射芯机的射砂装置,确保射砂筒、射砂嘴等部件无堵塞,射砂压力稳定且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模具的安装是否牢固,模具表面是否光滑,排气孔是否畅通,以保证射芯质量。
- 确认通风除尘设备运行正常,通风管道无泄漏、堵塞,吸尘罩位置合适,能有效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检查除尘器的滤芯、滤袋等过滤部件,如有堵塞或破损应及时清理或更换,保证通风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
2. 环境检查
- 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杂物、积砂,保持场地整洁,确保通道畅通,避免作业时发生绊倒、滑倒事故。
- 检查作业区域照明情况,保证光线充足且分布均匀,无明显阴影,便于准确操作设备和观察射芯过程。
- 查看周边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危险品,如有应及时清理或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四、作业过程规范
(一)开机准备
1. 确认设备及周边环境检查无误后,接通射芯机电源和气源,检查电源电压、气压是否在设备规定范围内。
2. 启动通风除尘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为作业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做好准备。
3.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将覆膜砂加入射砂筒,注意避免粉尘飞扬。添加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
(二)射芯操作
1. 将模具安装在射芯机工作台上,调整模具位置并固定牢固,确保模具的定位准确。在安装和调整模具时,要注意防止手部被模具夹伤。
2. 设定射芯机的工作参数,如射砂时间、保压时间、吹气时间等,确保参数符合工艺要求。设定完成后,再次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 启动射芯机,进行射芯操作。在射芯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密切观察射芯机的运行情况,如射砂压力、模具开合动作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射芯过程会产生较大噪声,操作人员应佩戴好耳部防护用品。
4. 由于射芯过程会产生粉尘,操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同时,要确保通风除尘设备持续正常运行,有效收集粉尘,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三)取芯与清理
1. 射芯完成后,待模具冷却至合适温度,打开模具取出砂芯。取芯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砂芯损坏,同时防止手部被模具烫伤。
2. 对取出的砂芯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缺料、飞边、气孔等缺陷。如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整射芯工艺参数或对模具进行维修。
3. 清理模具表面及工作台上残留的覆膜砂和杂物,保持模具和工作台的清洁,为下一次射芯做好准备。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及时通过通风除尘设备排出。
(四)作业环境保持
1. 在整个射芯作业过程中,确保通风除尘设备始终正常运行,将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以内。如发现通风设备出现故障或吸尘效果不佳,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维修通风设备,待其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操作。
2. 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采用湿式清扫或吸尘设备清理地面、设备表面的积砂和粉尘,避免干式清扫造成粉尘二次飞扬。同时,对作业场所的噪声进行监测,如噪声强度超过标准限值,应采取降噪措施,如对设备进行减振处理、安装消声器等。
五、作业后清理
(一)设备清理
1. 作业结束后,关闭射芯机电源和气源,清理射砂筒内剩余的覆膜砂,防止其在筒内结块影响下次使用。清理时,注意避免损伤射砂筒内壁和射砂嘴等部件。
2. 对射芯机的模具进行清理,使用专用工具清除模具表面附着的砂垢和杂物,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对磨损严重的部位及时记录并上报,以便安排维修或更换。对模具进行防锈处理,涂抹适量的防锈剂,防止模具生锈。
3. 清理通风除尘设备的滤网、管道和吸尘罩内积聚的粉尘,检查通风设备的风机叶轮是否有磨损,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对通风设备的电机、轴承等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添加润滑油,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二)场地清理
1. 全面清扫作业现场,将地面、工作台上的积砂、粉尘及杂物清理干净,分类收集存放。对于可回收利用的覆膜砂,存放于指定地点,以便下次使用;对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2. 检查作业现场的工具和设备摆放是否整齐,将其归位存放,保持作业区域整洁有序。
(三)个人卫生清理
1. 作业结束后,及时脱去被污染的工作服,将其放置在专门的污染衣物存放处,避免与干净衣物混放。工作服应定期清洗,去除粉尘和油污。
2. 用流动清水彻底清洗身体,特别是面部、手部、颈部等暴露部位,去除附着的粉尘和砂粒。清洗后更换干净衣物,保持个人卫生。如有条件,可进行沐浴清洁。
六、职业健康监护
1. 定期体检
- 覆膜砂射芯机操作工在岗期间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除常规检查项目外,鉴于其工作环境特点,应重点关注肺部和听力健康,增加高千伏胸片检查以排查尘肺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评估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 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的操作工,及时安排复查、诊断和治疗,并根据诊断结果调整工作岗位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2. 健康档案管理
- 用人单位应为每位操作工建立详细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及诊断结果等资料。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劳动者离开本单位后至少6年,以便对员工职业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管理。
七、应急处理
1. 应急预案制定
- 铸造厂应针对覆膜砂射芯机操作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如粉尘爆炸、噪声性耳聋突发加重、机械伤害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及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事故应急处理
- 若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飞溅物造成伤害。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灭火、疏散人员和救治伤员等工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
- 如发生噪声性耳聋突发加重情况,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静环境休息,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检测评估,采取降噪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立即停止相关设备运行,查看伤者受伤情况,进行简单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对事故设备进行检查,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