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隔离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措施。在二次侧一旦人员触碰了单线,由于不能构成回路,既使二次侧电压较高,也不至于发生触电事故。一般个人岗位式低压风机、移动灯具照明等,都采用这种类型的防触电保护措施。但必须强调,虽然是安全电压,在线路的连接和布设上也应做到规范,不得出现接头裸露或裸线接入插座的现象,否则可导致隔离变压器二次侧与周围导电体发生单线或双线短接,从而引发单线触电或二次侧短路故障。
目前,船舶修造电焊作业较多采用二次侧带低电压保护的电焊设备,二次侧开路时能保持20V左右的安全电压,手意外触及焊条、焊钳露铜部分一般不会有触电的危险。焊接时焊条首先与工件接触短路,短路电流信号促使焊机内电子装置起作用,提升二次侧输出电压至80V左右,开始起弧焊接。有些作业者为了起弧方便,放弃低压保护装置的使用,使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为起弧电压,实际上就增加了焊接作业中触电的危险性。
此外,电气安全措施还包括屏护、间距、加强绝缘等。在实际生产现场,电气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同时采用,或采用多级保护的方式,作业人员对所采用的保护方式一定要真正了解,并能通过简单有效的检查,判断保护方式的有效性。
规范电气作业管理
施工现场要达到生产现场电气设备的规范使用,需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人员培训
电气安全不仅涉及专职电工,焊接作业者,移动电气设备、工具、照明灯具的使用者都是电气相关的作业人员,需一并纳入培训范围,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电气基本知识,任何环节出现人为隐患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用电安全。
2.对电力供应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实施分级管理
应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如变电所到现场固定电源箱由动力部门负责,从固定电源箱到作业点的各种临时线路(包括用电设备与电源箱的电气连接)或移动电源箱,因为需考虑负载平衡和负载容量等问题,应由现场专职小组或人员负责,现场作业人员只能进行相关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得擅自接线,必要时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设备进行接线等资格的培训。
3.强化现场电气设备的规范使用
电气设备使用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超负荷和使用不合要求的电缆、设备以及线路连接的随意性。以焊接作业为例,用普通焊机(工作电流300A左右)进行碳弧气刨作业(电流达600A左右)是典型的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为了拉设移动方便,使用较小线径、重量较轻的焊接电缆进行大功率焊接或碳刨作业;使用保护装置不全的焊接设备;不按要求设置焊机二次回路的工作接地线,“一根龙头线拎到哪里焊到哪里”,以至于强大的焊接电流经常从其他旁路流通造成隐患,而操作人员直到不能起弧,才去查看二次回路的连接情况,这些操作都应加以规范。
发生电气事故,会对人体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但只要防护措施到位,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让作业人员对电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在作业中养成自觉遵守相关用电要求的习惯,电气事故是完全能够杜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