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使用的焊机、风机、分电源箱以及电气控制台等使用380/220V电源的设备设施,多采用这种保护方式。
虽然保护零线在正常用电时没有电流通过,但绝不能图省事而不连接。电气设备设施与保护零线连接时应确保可靠,不能松脱,否则在连接处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使相线碰壳时的短路电流减小很多,断路器或熔断器不能迅速起作用,甚至不会产生反应。例如船舶甲板上使用的电气设备,虽然外壳搁置在船体上,但在接触处(有油漆、铁锈相隔或接触不好)会有较大的电阻,所以它们之间还应设置可靠的连接线。
2.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单相触电事故,按动作原理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2类。图3是较常用的零序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从0.006~20A,分十几个等级,其中30及30mA以下的属高灵敏度保护器,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
原劳动部1990年颁布的《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中要求,下列场所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必须考虑安装漏电保护器:临时线路的用电或移动电源箱;手持式电动工具(Ⅲ类除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潮湿、高温场所及其他导电良好的场所,如露天阴雨场所、狭小舱室内等;锅炉房、水泵房、食堂、浴室等其他辅助场所的电气设备或插座。
漏电保护器在使用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误动作和拒动作现象。如中性点接地电网中,按要求除PE(保护零线)线外,N线(中性线,与系统中性点相连,并能起输送电能作用的导体)和PEN线(保护中性线,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作用的导体)都必须同相线一起穿过互感器电芯,否则漏电保护器会出现误动作;支路漏电保护器后的线路未保持独立以及电器开关不能做到同步合闸,也会引起保护器误动作;保护器元件损坏,会引起保护器拒动作;线路绝缘情况、环境条件不良以及电源谐波,同样会影响漏电保护器的工作性能。使用漏电保护器应做到规范接线、定期检查,及时分析排除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3.隔离变压器和安全电压
在人体遭电击后可能延续的时间内,不致危及生命的允许电流对应的电压,即为安全电压。我国规定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50V,有效值等级分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所使用的电气用具类型、作业环境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等级的安全电压。安全电压一般由隔离变压器、隔离发电机、蓄电池以及电子装置等电源提供(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