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组织鉴定通过的“安全工程中、高级专业职称评审资格条件”文件中,对安全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中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推动安全工程专业的学历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安全专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包括四个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目前已有40余家高等学校开设了安全工程和劳动保护类的专科教育。10余个院校开设了安全工程、通风安全类的本科教育,约7所大学开设了安全工程与技术硕士教育,三所大学开设了安全工程与技术博士教育。目前,我国安全专业学历教育中的专科层次生源可来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高考生;本科层次生源主要来源专业人员。截止1993年,我国自己培训毕业的安全工程博士已有10人,硕士约200人,本科毕业生近5000名,专科毕业生4000余名。
专科安全学历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和检测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及能力的特点在于动手能力,其知识结构主要是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物理、力学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电学、制图等;以及较强的专业知识,如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安全检测等。
本科安全学历教育的主要是培训具有安全工程技术设计和事故预防分析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及能力的特点在于设计和分析能力,这样,其知识结构主要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力学、计算机语言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机械设计,电子学、材料学、可靠性技术等;以及较强的专业知识,如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等。
硕士安全工程专门人才教育的主要是培养具有安全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与开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及能力的特点在于研究与开展能力,这样,其知识结构主要是有一定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数理方程、物理化学、弹塑性力学等;较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一般结合课题方面确定;以及较深的专业知识,如安全经济学,安全专家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系统仿真技术等。
博士学历的培训目标主要是培养更为高级和具有学科带头能力的专门人才。其知识结构较为灵活,一般根据确定的攻关方向来定。
多年来,厂矿企业坚持培养自己的安全管理人员,一部分通过企业职工学校或有关部门所属院校进行成人教育短训班等形式更新知识,而更多的专业人员通过岗位培训来提高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六、 大众及公共的安全普及教育
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来发展安全教育实践,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安全教育的实践包括社会大众的安全基本教育,企业职工的安全技能教育,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教育和安全专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1、 家庭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的家庭宣传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的家庭,除职工外还包括其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以及与职工本人有关的其他亲属关系的成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其做到配合企业通过说服、教育、劝导阻止等手段提高职工本人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各类伤亡事故。
家庭是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家庭宣传教育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宣传搞得好,职工就可以在上班时自觉遵章守纪,做到安全生产;反之,则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机率。
家庭宣传的特点是寓教于情,动之以情,以情说理,以情感人,通过亲情感化职工,达到教育职工做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家庭宣传教育的方法有许多种,各企业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这种宣传。比如,大部分的厂矿企业的职工家属居住都相对比较集中,可以成立家属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家属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安排,适时组织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企业也可以定期召开职工家属安全生产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向家属宣讲安全生产形势,企业发生事故的情况,容易发生事故的岗位、时间、人员,通过他们间接给职工做工作,达到防止事故的目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家属参观安全生产展览,参观事故现场,参加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达到激励职工家属帮助职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目的。此外,企业可以利用组织职工子女给爸爸妈妈写一封安全生产书信,鼓励职工家属多给职工吹安全生产的“枕边风”,组织家属到第一线慰问职工等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生产的家庭宣传。
只要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企业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上出现新的面貌。
2、 社会大众的安全基础教育
社会大众的安全基础教育包括社会大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初步教育。安全是与人人相关的普遍问题,每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仅与行为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周围相关的人员紧密牵联。所以,通过社会大众的安全教育,要让每一个社会公民认识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酿成灾祸害人害己”,这对于防范社会公共事故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有上述直接现实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于培养人的安全素质及行为文明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社会大众安全教育还刚刚开始,有关事故曝光,社会治宣传,火灾防范教育的电视活动已开展起来。但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一方面是在方式上还有局限,同时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日本,首先是在哲学层次对社会的安全文化有着高明的理解,即提出“从社会的观点来抓安全才是应有的态度”,“在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生活应实现‘三安原则’,即安全、安心和安乐”;在企业文化中,提出“创造、挑战、依赖”的办厂宗旨,其中依赖就包含了公司的安全基本理念。同时,在实践中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公众的专门演练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公众的安全技能教育。如象公众灭火演练,全民交通安全教育等;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课堂安全训练,如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编写了有关教材来保证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事故案例曝光和分析活动等,都是较好的安全教育活动,简单易行,而富有成效。
在当前的条件下,为了使我国的安全教育发挥有效的作用,作为厂矿企业,建议做几点实事:
1) 加强每年一次的全国“安全周”活动的组织,在社会参与面、经费投入、宣传力度等方面都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如在社会参与方面,不仅限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把社会的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家庭安全、社会治安等全社会安全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吸收进来,造成浩大的声势,使安全文化深入到需要的安全的每一个角度。一般企业的中小学生都相对比较集中,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2) 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社会生活安全的教育。可在自然课中以讲课、参观、演习的形式,用一定的学时开设“安全指南”讲座。其内容可包括:防火知识,交通安全,生活安全,常见危险品知识,用电安全等。同时,家长也有义务、有必要对孩子宣传安全方面的有关知识。
3) 创办“大众安全”类的、寓教于乐的普及型安全刊物,以及出版企业安全教育需要和实用的安全知识性读物。
4) 更新安全教育的手段,除了采用电化教育的手段外,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采用多媒体安全培训手段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这将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