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变电站工程安全文明实施细则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9月26日

        (3)班前会
        ①报告上一天工作安全情况,点评成员在工作中的表现
        ②讲解当天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程序,进行作业分工。
        ③叮嘱安全注意事项,尤其是交叉作业要与周围有紧密联系,相互预知其他班组的作业内容。
        ④班长要求作业人员对所指示的内容进行复述,以确认指示得到了正确贯彻。
        (4)定期对材料、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使用前再次进行检查。
        (5)作业中的监督、指导
        班长和安全员要随时随地对负责的作业区域进行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对班组成员的作业方法进行指导,消除事故隐患。
        (6)作业后场地的清理
        全体作业人员要在每天结束作业前5-10分钟,对自己作业的场所,安全通道和公共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将废料、垃圾等清运出场,对临时堆放的工具、材料进行整理、清扫,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事故的发生。
        (7)完工时的确认
        作业结束时,班组长、安全员和作业人员要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认。
        5.5  施工现场建设
        (1)现场就近设置吸烟点及茶水点,严禁流动吸烟。
        (2)生活及设备外包装垃圾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并及时清运处理。
        (3)每个作业面保持清洁整齐,无油污、焊条头、废料等杂物,做到每天班前进行整理清扫,保持作业面“工完、料尽、场地清”。
        (4)施工区域应在显要位置设立“安全作业提示板”。
        (5)孔洞盖板使用厚度4~5毫米花纹钢板制作并涂以黄、黑相间警告标志和禁止挪用标志。直径1米以下的孔洞使用盖板防护(如电缆孔洞),直径1米以上(含1米)的孔洞使用围栏防护(如设备孔洞),主控制楼内的电缆竖井必须及时覆盖或使用临时围栏。
        (6)起重机安装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安装队伍进行,安装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用物料提升机、塔式起重机在使用前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并悬挂安全检验合格证,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良好的车容车貌车况。物料提升机立面应加网封闭,卷扬机应搭设卷扬机棚。
        (7)架构吊装时,垂直攀登作业应使用安全自锁器。
        (8)汽车起重机应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车容车貌整洁,安全保护装置齐全,起重指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9)一些无法封堵的孔洞专设钢管围栏,并挂提示牌或者安全宣传牌。
        (10)未进行封盖的电缆沟上要用临时围栏围起来并设临时通道,通道要坚固可靠,禁止人员跨越。
        (11)根据工程进度,用遮拦将正进行施工的区域与未施工(或者土建施工)的区域隔离以便明确工作范围。遮拦上挂宣传横幅和安全标语提醒工作人员时刻注意安全。
        5.6  设备、材料用品摆放定置化管理
        (1)进场设备按指定区域放置整齐,不得侵占主要施工道路,影响所内道路畅通,堆放点应避开低洼积水处,且不得叠加堆放。直立运输的设备一定要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二次设备应做好防雨措施(盖好雨布)。设备二次倒运至安装点后,进行开箱检查。拆除的包装箱、废弃物等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在所内进行焚烧。
        (2)电缆、导线按指定区域集中露天放置,整齐有序,方向一致,标识清楚。
        (3)钢材、有色金属、加工件等放置在仓库保管。仓库用彩钢板围设,宜选择地势较高处,地面硬化,并做好四周排水。钢材、铝材等长件材料应用道木垫起,并要求两端有一定高差。
        (4)气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夏季宜放置室内,户外存放时应搭设防晒棚,严禁和易燃、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严禁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一起存放,严禁靠近热源,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小型材料(如金具、紧固件、消耗材料)和劳保用品等一律存放材料间保管。危险品放入专用库房专人管理。
        (6)车辆停车入位。
        (7)各办公室内办公用品按定置图摆放不得随意变动。各部门办公用品必须按上墙定置牌摆放。
        (8)衣物指定地点晾晒。
        5.7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设施
        5.7.1安全文明施工
        (1)在安全通道、贵重设备保护、带电区、高压试验区、危险区等设置安全围栏和临时提示遮栏。
        (2)安全通道根据施工需要可分为斜型走道、斜梯通道、水平通道,其基本要求是安全防护可靠,搭设投用需要挂牌标识。
        (3)氧气、乙炔瓶采用统一形式钢制箱棚,涂刷油漆、室外写真标识。
        (4)危险品库必须设置专用危险库房并醒目标识,对危险品及危险废品,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并按规定做好危险品处理工作。
        (5)在现场、仓库、危险区域等要设置作业安全提示、指令、警告、禁令标识。
        5.7.2环境保护设施
        (1)防止大气污染
        a.施工现场四周实行全封闭式施工管理,施工现场为“无烟工地”,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在办公室、餐厅、宿舍等地吸烟,以防污染空气,影响他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b.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施工工艺,须加强对操作人员及在场人员的保护。严禁在施工现场煎熬、烧制易产生浓烟和异味的物质(如沥青、橡胶等),以免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严禁在施工现场和楼层内随地大小便,施工现场内设巡察保安,一经发现,将给予重罚。
        c.对厕所、浴室、食堂等易产生异味的重点部位要经常冲洗,防止天长地久产生臭味。
        (2)防止水污染
        a.工程开工前,编写施工现场供、排水方案,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节约用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b.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完善现场供、排水设施,所有排水沟道均用砖砌并用水泥砂浆抹面,施工现场的排污沟、化粪池等均应与市政排污管网相通,以便将现场污水及时排出。
        c.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防止污染水体。
        (3)防止噪声污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做到不鸣笛,采取措施
        使机械设备的噪音在标准范围内。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相对强噪声设备做到布设在远离居民区、办公生活区一侧。
        5.8  消防设施放置
        (1)在仓库、宿舍、加工场地、主变施工区域、GIS施工区域、重要机械旁等地方,设置足够的、相应的灭火器材。
        (2)消防设施应有防雨、防冻措施,保持灭火器有效,不得任意移动或遮盖。
        (3)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滤油机、电缆夹层等处,严禁吸烟并设“严禁吸烟”标志。
        5.9  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纪律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坐安全帽。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背心等,严禁在现场内赤膊。
        (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穿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工作人员着装要统一,佩胸卡上岗。
        (4)从事特殊作业人员,穿着专用防护服。
        (5)高处作业区人员必须人手一条安全带。
        (6)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不得打领带,不宜戴手链等饰物。
        (7)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不得长发披肩,长发、长辫应塞在安全帽内。
        (8)使用砂轮机、火焊、高速切削、接触化学危险品必须戴防护镜。
        (9)遵守安全设施使用规定,自学使用安全设施保护自身安全。
        (10)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11)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区以外的任何地点吸烟
        5.10  现场清理整顿
        (1)在电气安装基本结束时,要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精平,此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标高,对所内各个施工区域进行精确的平整,应先平整一个区域,结束后再平整下一个区域。同时应将场地上的建筑垃圾、碎砖、石子等清理干净。
        (2)平整时,要注意保护成品,不得将土方洒在电缆沟里,也不得损坏已安装的设备和基础。
        5.11  职业健康
        (1)生产工作中,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2)对作业场所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3)对可能发生漏电的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
        (4)若改变产品原材料或工艺流程,可能使尘毒等危害增加者,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性措施,按照变更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5)防电、防辐射设施,必须加强维修管理,确保完好和有效运转。
        (6)对危害严重、测定超过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当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理。有害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维护、检修,定期检测防护效果,确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要认真做好防毒、防触电、防辐射工作,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8)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9)为接触电、毒、辐射等有害因素的员工配备适宜有效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使用。
        (10)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或化学烧伤危险的场所应设冲洗设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