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采用“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效果和效率评估
通过五年来的推广和应用,“0123”安全管理模式在我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便于我们以后对安全管理有一个长远的系统规划,更好地实施持续性、累积性的安全管理改进和管理水平提升,我们有必要对这套安全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效果和效率评估。
(一)“0123”安全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自2002年开始推广应用“0123”安全管理模式以来,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重新设置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目前我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一:攀钢汽运分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略)
2、完善、改进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各中心、车队(厂)、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其他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职工在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3、明确了安全管理工作奋斗目标。
工业安全事故零、重大及其以上交通安全事故零、消防及危化品安全事故零、重大设备机械事故零。
4、充分考虑公司实际的情况,进行了合理的管理制度设计。
公司围绕四个方面、六个工作重点制定二十四个分公司级的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1)四个方面:指制度建设必须围绕目标明确、责任落实、重心下移、管理从严四个方面进行。
(2)六个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以行政第一责任人为安全管理中枢、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修改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通过危险辨识确定的危险作业逐步编制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待条件成熟,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
3全力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
4建立扎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事故预防体系。
6建立规范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3)23个安全管理制度和一个安全管理纲要:
附二:攀钢汽运分公司“0123”安全管理模式制度构成一览表
类别 | 涵义 | 序号 | 文件名称(管理内容) | 所包含其它文件名称 | 对应重点工作 (6个) | 起草(修订) 部门 | |
0 | 目标明确 (零事故) | 1 | 安全管理纲要 |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 | 责任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管理部门 | |
3 | 党群组织参与安全管理标准 |
|
| 党群部门 | |||
2 | 重心下移(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安全标准化班组) | 4 | 安全操作规程(含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 |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管理部门 技术设备部门 | |
5 | 班组安全管理办法 |
| 班组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部门 | |||
6 | 现场安全管理办法 | 定置管理标准等 |
| 安全管理部门 | |||
3 | 管理从严 (全员教育、全线预防、全面管理) | 全员教育 | 7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 | 劳动人事部门 |
8 | 安全任职(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
| 劳动人事部门 | |||
9 | 劳务及分包工人员安全管理办法 |
|
| 劳动人事部门 | |||
全线预防 | 10 | 违章违制考核管理标准 |
| 事故预防管理 | 安全管理部门 | ||
11 | 隐患查找与整改管理标准 |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2 |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管理办法 | 详见该办法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3 | 安全检查与监督管理办法 | 详见该办法 |
| 安全管理部门 | |||
全面管理 | 14 | 车辆、机电、设备、技术、能源等安全管理标准 | 含车辆、机电设备、特种设备、供用电、计量、能源介质等6个管理制度 | 车辆安全管理 | 技术设备部门 | ||
15 | 安全基础工作管理标准 | 详见该标准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6 | 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 含油库应急预案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7 | 危化品储运安全管理办法 |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8 | 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
|
| 安全管理部门 | |||
19 |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
| 技术设备部门 | |||
20 | 生产保卫管理细则 |
|
| 办公室 | |||
21 | 劳动保护管理标准 |
|
| 安全管理部门 | |||
22 | 客运中心安全管理办法 |
|
| 客运中心 | |||
23 | 工贸中心安全管理细则 | 含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 工贸中心 | |||
| 24 | 安全生产不符合管理标准及安全竞赛、奖励办法 | 安全生产不符合管理标准等 |
| 安全管理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