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大型汽车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评估

作者:曾光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18日

  设备设施安全化程度不高,设备更新不及时、新老设备共存,新工艺得不到推广,本质化安全水平在公司内参差不齐,管理困难。

  人员素质差,"三违"、管理不善和员工安全意识差仍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出部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有较大差距。表现在: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高。突出的反映就是没有将安全与本岗位业务活动进行融合,把安全与业务活动相对独立出来,部分作业人员对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能严格遵守,导致违章作业。二是安全生产培训有缺陷,员工一般都未接受过作业危害分析方面的培训,不能识别作业场所和作业中存在的一般危害,对安全生产培训不够重视,缺少关于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危险源辨识的定期的、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公司上世纪80到90年代经历的安全管理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虽然有些年份安全生产形势好,事故少,但反弹现象严重,往往是今年事故明显下降,明年就会反弹到一个较高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稳定性差。

  (二)针对安全管理状况我们决定采取的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应该向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水平看齐,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特别是要从被动防范伤亡事故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转变,从科学化、系统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安全生产工作。应在汲取前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视野和角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为此,公司领导层决定从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安全文化,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构成了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深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企业安全文化是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信仰、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安全价值观念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当前,我们的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差的弊端都可以从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找到答案,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员工由被动接受安全生产管理,向结合自身工作主动遵循安全生产价值观转变。

  近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文化部门应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一道,在借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础,是系统、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以危险源管理为中心、以危险预测、预控为目的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

  在按照攀钢(集团)公司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从公司到车间(厂)到班组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确定了现代化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培养出了熟练掌握危险源辨识的安全管理人员,逐步走出少数人经验管理的弊端,同时也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理念。

  3、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加强职业化的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必须要有适当的投入。标本兼治,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设备大修、检修、维检等项目的投入力度,逐步添置新设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坚持技术、装备和培训并重,把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在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以及对外采购等工作中严把安全准入关,从源头禁止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项目开工,禁止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物料、设备、防护具等进入生产流程。

  逐步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安全生产队伍,逐步培养职业化的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并保证适当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4、加大安全生产绩效的考核力度安全生产应将目前以事故考核为主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逐步转变为安全生产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并重的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三)“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引进和推广。

  公司于2000年开始逐步接受“0123”安全管理模式,认为其很适合我公司改善安全管理状况的要求,可以依据这个模式建立我们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02年初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0123”安全管理模式,其过程如下表:

表一 “0123”模式推广进程表

 

时间段

事件

成果

2002

印发“0123”安全管理模式学习资料,供全公司员工学习,重点培训了公司领导、各单位(部门)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

 

2002

编制6个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

 

2002

对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安全评价,编制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策划表”

 

2003

开展“驾驶员动态测评”工作

 

2003

在(集团)要求下开始建立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2003-2004

引进行车记录仪等设备,编制相应管理办法

 

2004

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2004

引进雷达测速仪、酒精测试仪等设备

 

2004-2005

学习推广“三点两段”规律,规范安全行车

 

2005

编制雨季、冬季、夏季等安全行车要点

 

2005

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并做了初始评估

 

2005-2006

编制5个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

 

2006

停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工作,转向制定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2006

编制23个安全管理文件和一个安全管理纲要,形成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2006

开始对本公司采用“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效果和效率评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