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组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安全规章制度是班组在生产、技术、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安全规范和行为准则,把班组制定、执行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的过程叫做班组的安全制度建设。它是班组适应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制度,是实现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也有助于实现班组科学管理,消除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混乱现象,保证班组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生产是息息相关的,是班组安全制度建设的指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科学规律的总结,也是从事故教训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能使班组职工了解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权利;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使职工明确自己如何去操作和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就要靠这些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班组的安全制度一般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制度、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活动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等。班组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制度,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各项安全标准。同时,应建立岗位经济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充分体现责、权、利三结合的原则。
2、健全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原则上由企业统一制定,班组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单位。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班组取得了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的权力,这对于企业规章制度在班组的贯彻落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班组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和生产单位除了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根据班组自身的生产特点和需要,在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虽然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班组也各不相同,但必须要符合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的规律。制度确定后,班组要认真贯彻执行,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生产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颁布、标准的更新等情况,及时修改,充实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要经常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以自查、互查、巡回检查为主,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用规章制度、作业标准严格要求,以数据、记录进行评定,不敷衍应付,不走过场,讲求实效。
3、以严格的考核促进制度的落实
严格的考核能够促进班组安全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具体的考核内容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其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包括:明确班组长的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地位;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把安全同生产任务捆在一起考核;分散作业、集体操作的班组的每个作业点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危险作业、临时性作业等,必须有安全要求和可靠措施,明确安全责任人并认真执行;积极应用目标管理、安全检查表、安全性评价等科学管理法。对安全操作规程的考核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并认真执行;清楚危险点、重点控制部位、特种设备状况,有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并熟练掌握。对安全教育制度的考核包括:班组长安全培训合格并有证书;对新工人等进行班组教育,考核合格;对调换工种、复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并按时复训;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做到会讲、会用。对安全检查制度的考核包括:坚持日安全巡视检查制度,有安全值日记录;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指挥人员遵守劳动纪律,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作业现场的设备、工具符合安全要求,工具、物料摆放整齐,地面清洁,通道畅通。有了完善的班组安全制度考核程序,也就更有效地巩固了企业安全制度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