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执行《玻璃生产配料车间防尘技术规程》国家标准的通知
发 文 号:劳人护〔1986〕25号
发布单位:劳人护〔1986〕25号
件长度,缩大夹角。三通管的分支管不能用T形连接。
《工业通风除尘技术》:弯头要求一定的曲率半径,除了空间受局限外,曲率半径一般应取管道直径的2~2.5倍;支管与主管的连接(三通)一般应设在渐扩管处。其夹角为30。(最好小于30°到45°);渐扩或渐缩管的长度应为管道直径差的5倍以上。
10.防护与管理
10.2关于粉尘作业工人体检的问题
(1)就业前体检:
为了保护粉尘作业工人健康,在我国颁布的“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厂矿企业应对准备参加矽尘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健康检查”。规定就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下列疾病者,不得从事矽尘作业:
(A)各型活动性肺结核
(B)活动性肺外结核,如肠结核、肾结核、骨关节结核等。
(C)严重的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喘息、支气管扩张等。
(D)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如肺硬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等。
(E)心脏血管系统的病,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等。
(2)定期体检
为了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应定期健康检查。检查间隔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及粉尘的理化性质而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尘肺发展快的,1~2年检查一次。粉尘浓度降到国家标准后,2~3年一次,接触粉尘比较少的工人,可3~5年检查一次。怀疑有尘肺者,每年检查一次。凡粉尘浓度不高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尘肺发展慢的2~3年检查一次,粉尘浓度降到国家标准后,3~5年一次。怀疑有尘肺者,1~2年一次。已经脱离粉尘作业的工人,即使调离本厂者,也应根据接触粉尘情况继续随访。
定期体检项目有:职业史、自觉症状和摄胸大片。发现有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的疾病时,应及时调离。
(3)劳动力鉴定
对尘肺患者都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妥善安置。尘沛患者的安置原则如下: (A)凡确诊为尘肺的患者均应调离粉尘作业。
(B)劳动能力在正常范围或只有轻度减退者,应安排一般工作。
(C)劳动能力中等减退者,应从事轻工作。
(D)劳动能力显著减退者或丧失劳动能力应给予积极的医疗照顾。
附 录 A
配料车间常用生产设备的密闭防尘措施
1.1胶带运输机
胶带运输机产生粉尘的地点和原因有几方面:胶带受料点由物料携带气流的大量冲入造成增压,增压程度随落差、溜槽角度的增加而加大,并随设备鼓出的空气量的增多而加大。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由于胶带托辊引起的跳动及物料与室内空气间的相对运动而扬出粉尘,后者在运输粉料时更为明显。
1.1.1关于密闭罩吸风口的位置
我国《重有色冶金企业采暖通风设计参考资料》规定,选择排风罩的位置时,对于胶带运输机在一般情况下,从溜槽底部到排风罩中心的距离可等于1.5(b+b)。B为胶带宽度,b为排风罩沿皮带长度方向的边长。
《工业通风与防尘》建议:密闭罩上抽风口的位置,对胶带运输机落料点的抽风口,离溜槽边缘的距离为溜槽宽度的0.15~1.5倍,但最小不应少于300~600毫米,抽风口离胶带表面不小于胶带宽度的0.4~0.6倍。
1.1.2关于胶带运输机的倾角和胶带的宽度
苏《玻璃工厂防尘》建议,传送胶带宽度应比按计算生产能力所要求的宽度大200毫米。
我国《玻璃生产机械过程》建议:一般,物料在胶带上的位置以不超过带宽80%为宜;胶带机的最大倾角一般在10°左右。
关于胶带运输机的速度
(1)苏《玻璃工厂防尘》建议,胶带运输机在运输磨细的物料(粒径小于0.5毫米)时,不大于0.2~0.6米/秒;当运输破碎的物料(粒径在3~4毫米以下)时,不大于0.5~1米/秒。
(2)苏《玻璃厂配料车是局部通风》建议,皮带运输机作成0.6~0.8米宽,输送带运动线速度为0.5~1.2米/秒,
(3)我国《玻璃生产机械过程》建议:
(A)输送成件物品时带速一般取1.25米/秒。
(B)输送磨磋性的、小块和中块物料(d<160毫米)时:
带宽(毫米) 400 500~650 800以上
带速(米/秒)1.0~1.25 1.0~1.6 1.25~2.0
(C)输送灰尘很大的物料如纯碱、水泥等,带速可取0.8~1.0米/秒。
1.2斗式提升机
关于斗式提升机吸风口的设置和风量的确定:
(1)《工业通风与防尘》建议,斗式提升机应在竖筒外壳上设置抽风口进行抽风,造成提升机竖筒内一定的负压,以控制粉尘向外扩散。对于热物料,抽风口的位置应设在竖筒上部。当提升机的高度超过10米时,在竖筒的上、下部都应设置抽风口。所需的抽风量,可按每平方米竖筒横截面积需1800米3/时计。
在胶带机给料时,胶带机头部和提升机外壳上均应设抽风罩,通常是在输送带的端部上方处,安装一抽风口,此处所需的抽风量,按输送带的宽度及其传动速度来确定。如输送带的传动速度小于1米/秒,每米带宽抽风量按1960米3/时计算;如输送带传动速度大于1米/秒,每米带宽抽风量可按2800米3/时计算。
(2)《重有色冶金企业采暖通风设计参考资料》规定:斗式提升机排风点的位置,应根据提升机的高度和被输送物料的温度来确定。排风量确定如下:
(A)输送冷物料,H<10米时,只在下部排风。
Lxia=(3~4)B米3/小时
式中B-提升机的斗式带宽度,毫米;
(B)输送冷物时,H>10米时,在上、下部同时排风。
上部Lsh=(1.5~2)B米3/小时
下部Lxia=(1.25~2.5)B米3/小时
(C)输送热物料时,H>10时,只在上部排风Lsh=(3~4)aB米3/小时
(D)输消热物料,H<10米时,上下同时排风Lsh=lxia=(1.5~2)aB式中:a-温度修正系数,根据物料温度t确定:t=50℃时,a=1.2
t=100℃时,a=1.8
2.1颚式破碎机
《工业通风与防尘》及《冶金工厂防尘》:颚式破碎机散发粉尘的情况与其设备有关。当破碎机为一般给料设备直接给料且落差小于1米时,破碎机加料口粉尘量很小,可只密闭不吸风。当经长溜槽给料或经格棚给料时,破碎机的加料口粉尘较大,应设密闭罩并要吸风。破碎机至受料设备(如皮带机)的受料点,粉尘散发情况依落差大小而异。当破碎机上部有吸风且下部落差较小(0.5~1.0米)时,在下部可仅设密闭罩而不吸风;当破碎机上部无吸风或下部排料落差较大,下部不仅应需密闭并应吸风。
2.2圆锥破碎机
《重有色冶金企业采暖通风设计参考资料》规定:圆锥破碎机,当矿石给入圆锥破碎机时,带入大量空气,其中的一部分进入破碎机内随矿石带入排矿点,另一部分则冲击在布盘上,然后向上扩散。因此,圆锥破碎机的加料口和排料口落料点均应密闭排风。当物料落差小,采用水力除尘可以防止粉尘散发时,上部只需密闭可不排风。但排料口落料点必需密闭排风。
2.3锤式破碎机
(1)《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参考资料》和《冶金工厂防尘》都建议对锤式破碎机采取以下的密闭方式:
(A)可逆锤式破碎机应注意保持机壳的严密性,一般可应对加料口严格密闭并吸风,排料口也应密闭,必要时可少量吸风。
(B)不可逆锤式破碎机,加料口应加强密闭,减少吸入风量;排料口则应严格密闭并吸风。
(2)《冶金工厂防尘》:对锤式破碎机还可以考虑设置循环风管,使之自行消除压差。对可逆式,上部给料口和下部卸料口均应产生正压,而机壳中部是负压区。循环风管可做成上下两条,使鼓吸气流造成循环,这样可以使鼓出的风量减少一半左右。对不可逆式,上部给料口一般产生负压,下部卸料口产生正压。将这两点连接起来,造成气流循环,可减少吸风量。
循环风管的角度应大于物料的安息角,或者在循环风管的转弯处设集灰斗,定期排出,以防堵塞。
2.4反击式破碎机
反击式破碎机的机壳内部设有反击破碎物料用的反射板,除因倾倒物料时诱导空气作用散发粉尘外,还有机械转动部件鼓出的空气自上而下使粉尘从上部给料口和下部落料点密闭罩向外逸出。
2.5轮碾机
轮碾机因物料携带气流和机械转动造成增压而产生粉尘。为此,应将碾子整体密闭,并在密闭罩上部设置抽风罩。
3.筛分设备
振动筛等的密闭形式可分为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和密闭小室三种。
4.给料设备
4.1电振给料机:这类设备给料均匀,一般与受料设备之间落差较小,产尘较少。卸落湿度较大的物料时,可只需密闭而不抽风。
4.2圆盘给料机
圆盘给料机当卸落含水4~6%的石灰石等物料时,可只做密闭不设抽风;当卸落干细物料时,应密闭并设抽风。
5.混料设备
5.4目前,国内常用的固定容器型混料机,主要的有艾里赫式、轮辗式、涡流强制式(QH式)以及桨叶式混合机。这类混合机在混合时可以加水,有利于防尘和防止分料;而回转容器型混合机,一般在加料和卸料时容易产生粉尘。
6.窑炉加料设备
6.3国外使用的加料机一般有以下几种:
(1)艾姆哈特公司生产的HARTFORD-162型加料机。
(2)振动式加料机。
(3)GANA-GLASS螺旋推进式加料机。
(4)ZIPPE往复式薄层加料机。
(5)摆动式(LSCILATOING)加料机。
在西欧英、德、法、比四国中,使用最多的是HARTFORD-162型加料机,该机型有单式和复式两种。其特点:
(1)加料口是全封闭的,三个方向的加料有向下挤入玻璃液的作用。防尘效果好。
(2)与加料池配合极好,无任何散热孔隙。
(3)料堆分布均匀合理。
国内较常用的窑炉加料设备有柱塞式加料机,薄层加料机和电磁振动给料设备。其中,柱塞式加料机,由于它是封闭式往复运动的加料机,防尘效果较好,它可以与窑炉玻璃液面控制系统连锁,实现加料和液面控制自动化。
电磁振动给料机,不仅适用于玻璃工业从原料加工到配合料的制备,而且还广泛用于向池窑投料。由于它无相对运动部件,几乎没有机械摩擦,无润滑点,密封性防尘效果好,功率消耗低,可在湿热环境下工作等。因此,它易于制造,便于安装,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管理费用低。尤其是这种给料机便于自动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