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当员工的思想、情绪、身体出现波动时,队长、书记必须即时加强勾通,与其谈心,寻找其问题发生的原因,并给予帮助和解决。同时,各队继续推行“一帮一、师代徒活动,抓好思想变化员工的现场表现,防止发生事故。在日常的宣传教育上,以宣传正能量为主,宏扬正气,对于职工优点和积极向上的表现,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七、突出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顶板、运输等致灾隐患的超前防控能力。
一通三防方面:
一是加强主扇及其配套设备设施的完好和管理,主扇要做到定期切换,要保证控制系统和各类保护的安全可靠。
二是通风系统必须完善合理、通风构筑物必须齐全、可靠、标准。
三是局扇要切实做到“双风机、双电源”和“三专两闭锁”,保证切换及时可靠。
四是完善灌浆系统、注氮系统,做到常态化监测,设备设施要齐全完好,能力匹配。
地质防治水方面:
一要规范防治水设计,每个开拓、掘进、回采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与作业规程相对应的防治水设计,明确老空水、小窑水、采空水区域,探放水孔位置、角度、个数等参数及相关图纸。
二要采取先进的探测手段,摸清积水范围和水量,重新评价水文类型,准确划定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建立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全天候监测预警。
三要加强全员防治水安全意识提升,所有入井人员必须进行防治水知识培训,掌握水害预兆,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防治水工作的群防群治。
四要在矿界、导水构造等受水害危胁区域,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并编制专门设计,保证安全距离,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五要加强探放水队伍的管理,加强队伍培训,提高探放水队伍素质,严格实施“探掘分离”。实行探放水延米工资,把钻探纳入生产考核,每月下计划、定进度,与掘进进尺同步考核。
六要进一步规范井下物探和钻探,在物探的基础上,配备适合现场钻探条件的专用钻具。钻具数量要与探测面数量相匹配,真正做到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确保真探、探准。
七要高度重视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和雨季三防隐患排查,加强地表裂缝、废弃小窑井口井筒、河道等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着力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顶板管理:
一是针对顶底板岩性、层间距、地质构造、上下层位关系等参数,对现有的顶板支护设计进行技术论证,科学设计支护方案,修改支护设计,修订作业规程。
二是大力开展课题攻关,针对煤层厚度、顶板性质,分类形成系列化、科学化的支护设计标准。
三是重点研究深距离煤层巷道、多层采空区下巷道、散体围岩巷道、三软巷道及冲击地压巷道的合理支护技术,积极推广恒阻大变形锚杆、M型钢带、快速安装扭矩螺母等支护新材料、新技术。
四是进一步研究煤柱、停采线留设问题对双系煤层的动压开采关系,科学指导采掘设计。
五是所有机掘巷道必须使用机载前探装置,普掘巷道使用丝杠式前探支护,锚杆锚索全部使用风动液压紧固,确保支护质量。
运输管理:
一要重新对各斜坡自动跑车防护装置进行校检,更换或改造井下禁止使用的电机车。
二要完善运输系统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规范、灵敏可靠。
三要严格执行斜井、盘区等辅助运输“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实行斜井、盘区分时段、分阶段全封闭运输管理和小绞车全封闭授权管理。
四要加强提升运输设备的“四检制”,确保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高度重视日常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八、加强应急救援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一是明确公司调度室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严格落实“煤矿调度员十项授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的规定,否则追究调度员责任,切实提高防灾抗灾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响应处置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http://baike.baidu.com/view/3060038.htm>;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673434.htm>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四是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各级人员灾害判断、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是由培训科牵头,安监站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每个员工必须在岗位上能熟练使用两种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六是加强井下安全避险等“六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系统齐全,功能健全。
九、抵制“三违”的行为,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针对员工随意性比较严重,“三违”的现象屡禁不止的现象,公司决定在2014年继续加大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强化行为治理;落实“三违”人员举报奖励制度及连带责任,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红线”、“定价考核”等管理规定。安监站要制定各级管理人员抓“三违”的指标和奖罚办法,凡是“三违”的人员都要连带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一并进行处罚。对“三违”人员培训教育要创新,把“内心交流”作为培训的第一步,从心理、情绪、生理等各方面交流,让每一名“三违”人员认识其危害性,再组织各类“三违”人员到各区队班前以身说教,警示教育全体员工。并邀请家属配合教育,常吹“枕边风”,形成安全共识。对于“三违”后果严重者,在电视台曝光批评,并做出深刻检讨,充分认识错误后,才允许重新上岗。让公司所有员工明白随意性不除,安全难保,形成对“三违”人员人人喊打的局面,通过狠反“三违”,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以人为本抓培训,提高素质保安全
在2014年,必须紧紧围绕“科技支撑、科技强企”战略要求,全面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安全培训工作步入持续健康的轨道。
一是强化基层区队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充分利用班前和周五安全活动时间,坚持每日一题、每旬一案、每月一考。常讲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钟。
二是在自主保安能力上做文章,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省厅“五项标准”、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知识、“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班组长技能的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标准意识、达标意识,努力提升全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要加快从业人员学历提升步伐,充分利用集团工大等教育资源,让他们走出去、静下心来真正地学习安全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公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安全亲情教育为辅助,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扎实开展“一季一活动、一月一专题”专项整治等活动,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升华。
十一、严格七项考核
七项考核分别是:领导干部下井带班考核、月度百分之四十的安全绩效工资考核、“四零”为目标的班组考核、事故问责考核、个人安全风险抵押考核、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型的标准岗考核、安全“零目标”季度奖励考核。各类考核的具体内容将于《2014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考评必须本着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原则进行。各部门相互协作、上下沟通、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公开公正。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客观评价。每一级考评者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肯定成绩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帮助被考评者寻找有效的改进业绩的方法。重奖那些实现“零事故”的队组。
十二、加强地面非煤产业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地面非煤产业安全管理上重点要加强民爆物品运输、储存、领用等主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安全管理。制定落实异常气候条件可能造成的煤矿停电、停风、淹井、井筒结冰事故的防范措施。落实地面建筑取暖防火、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措施,做好“雨季三防”和“冬季三防”工作。严格通勤车辆安全管理,对车辆技术性能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带病运营;要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严禁“三超一疲劳”违规驾驶。特种设备安全委员会要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要明确责任人,建立运行日志、维护保养和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搞好计划检修,确保安全保护装置等重要部件完好。加强特种设备日常运行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促进特种设备长效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各非专业委员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地面非煤安全与井下安全同等重要,根据自已分管的内容,每旬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督促隐患单位进行落实整改消号,完善重点监控隐患跟踪落实台账,严格落实隐患闭环并同等管理,行使自已的安全责任,规范地面非煤安全管理工作。
十三、继续开展“一季一重点,一月一整治”活动,治理隐患,消除短板,防范事故
一季度: “水害防治攻坚季”
一月份:“积水隐患摸清月”;
二月份:“探放水设计完善月”;
三月份:“有掘必探整治月”。
二季度:“瓦斯治理攻坚季”
四月份:“通风系统优化月”;
五月份:“通风设施整治月”;
六月份:“监测监管完善月”。
三季度:“行为规范提升季”
七月份:“班组安全建设月”;
八月份:“岗位达标强化月”;
九月份:“安全培训加强月”。
四季度:“隐患整治加强季”
十月份:“辅助运输加强月”;
十一月份:“机电管理加强月”;
十二月份:“顶板管理加强月”。
同志们,2014年公司的安全目标已经确立,让我们在公司党政和安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全面实现公司2014年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开创安全工作的崭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