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狠抓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员工素质
一年来,按照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应知应会为内容、以生产现场为依托、以关键岗位为重点、以一、二线职工为主体,按照《2013年安全培训计划》,灵活采用了脱产轮训、周五活动日、班前班后、每日一题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安全技能和业务培训。一、二线员工岗位技能培训1627人次,“三项标准”的专项培训343人次,《七条规定》培训1362人次,“两长一员”培训155人次。在做好集中培训的同时,通过班前班后、每日一题、现场抽考等形式进行继续学习教育。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培训科通过班前抽考,对员工学习情况进行奖罚。全年奖励金额1.748万元,处罚金额2.66万元。使广大员工树立起了“企业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觉悟,我会安全是任务”的理念,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有效提高了员工素质。
虽然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公司的安全基础工作还有薄弱之处,漏洞、隐患还依然存在;员工教育培训仍需加强。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三违”现象、轻微伤事故经常发生,职工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预控工作还存在差距。
二是矿井安全基础还有薄弱环节,安全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区队班组建设存在主动性差的问题,上层急、基层松的不良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是新老工人混杂,老工人操作技能强,新员工文化素质高,两者没有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给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是安全管理工作不严不细,部分干部员工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作风漂浮、执行力差。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六是搞好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没有彻底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里,部分干部员工思想麻痹,认识不到位,抵触情绪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我们今后安全管理的工作中重点解决。
第二部分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朔州煤电公司2014年的总体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大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精细化意识”,按照“完善系统、注重现场、规范作业、执行标准、严格考核、落实责任”的工作方法,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和精细化管理这个重点,以隐患排查、班组建设、标准岗创建工作为主要手段,全面提升全员安全知识技能和自主保护能力,切实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扎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生产。
2014年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一个体系,突出一条主线,细化三项基础工作,强化六项薄弱环节,严格七项考核,(简称为“11367”工程)。
构建一个体系:构建“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突出一个主线: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向精细化管理推进这条主线;
细化三项基础工作:隐患排查、班组建设、岗位“双述”型的标准岗创建工作;
抓好六项薄弱环节:现场变化管理、致灾隐患的超前防控、应急管理、员工行为规范、安全培训教育、地面非煤安全管理六项薄弱环节。
严格七项考核:领导干部下井带班考核、月度百分之四十的安全绩效工资考核、“四零”为目标的班组考核、事故问责考核、个人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双述”型的标准岗考核、安全“零目标”季度奖励考核。
2014年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1、杜绝重伤以上事故。
2、轻伤控制在年度规划以内。
3、安全质量标准化保持一级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动态达标。
4、实现“一稳、一升、一提高”即: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质量标准化水平上升;职工素质稳步提高。
为实现2014年安全奋斗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系统安全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重点完善“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履行“一岗双责”,各级领导干部,不分党政、不分生产、经营,既要抓好分管业务,还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职责,按照专业安委会规定的实施细则,全面落实本系统、本分管领域的安全工作,尽心履行安全职责,主动抓好安全工作。实现个人无违章、班组无隐患、区队无缺陷、矿井无事故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一)构建系统安全体系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构建生产副总经理--生产区队--班组职工的行政横向管理体系。在生产工作安排过程中,注重工作面的合理布局和正常接替,多想其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在安全技术管理上,构建总工--副总工--生产技术科室--区队技术员--技术职工构成的技术纵向管理体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优化设计,从技术上、措施上消除隐患,创优安全生产环境。
在设备设施保障上,构建机电副总经理--机电副总--机电科--厂、区--机电队长--电(钳)工构成的设备设施保障体系;从设备的选型、采购、检修、日常维护以及各种安全保护设施的齐全、有效等方面做文章,保证现场物的安全。
在安全监督检查上,构建安全副总经理--安全副总--安监部门--安检员--“六员一防”构成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通过开工准入、一班三检、隐患排查、现场监管、规范员工行为等手段,保证现场人、机、物和环境的安全。
(二)建立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严格执行《王坪煤电公司安全生产事故追究办法》,明确事故追查牵头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职责。
2、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只要发生事故就要组织追查,严查到底,以达到能吸取教训的目的,杜绝事故反复发生。
3、执行连带处罚机制。对一般较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视责任情况连带处罚当班的班长、带班副队长、安全员、瓦检员和安检员;严重的事故要连带处罚队长、书记甚至部门责任人和领导。凡现场没有向调度汇报的事故,一经查出严厉处罚责任人和现场负责人,后果严重的要加倍重处。
4、规范工伤办理程序,凡经过事故调查处理的事故当事人,才能办理工伤手续;凡现场没有向调度汇报或出井后补报的事故,当事人需要办理工伤手续的,要酌情加重处罚。
二、突出精细化管理,推动质量标准化再上新台阶
今年矿井的“双基”建设,突出精细化管理。坚持“五精”管理理念,从精细管理起步,逐步实现精准管理、精确管理、精益管理、精美管理。实施“高标准、新思路、全方位、严考核”。不断扩大达标范围和提高标准,全面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一流矿井和本质安全型矿井。
一是公司所有井下生产区队、地面非煤生产单位、机关科室和后勤服务单位都要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是本着由简到难、由浅入深、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和原则,首先选择从质量管理入手,并重点选择在井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实施全面精细化管理,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精品工程。
三是以采掘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精细化管理做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对验收通过的精品工程要做到时时监管,时时反馈,时时考核,防止精品工程管理滑坡、反弹现象发生。
四是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认真开展“学标、对标、贯标、达标”工作。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标准意识、达标意识。
五是推行班组长现场安全质量负责制。建立健全班组现场动态达标考核制度,推行班组安全、质量、效益结构工资制度,扎实开展工程质量班评估制度,促进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
六是加大验收考核奖惩力度,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严格验收,综合考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
七是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和生产区队对本专业、本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负责,如因工作不认真、管理不到位、考核不严格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专业、本部门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符合标准要求,被检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或比较严重问题的,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并予以相应的处罚。
三、推行岗位“双述”,规范员工行为
推行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目的和意图就是规范员工的行为。“双述”工作的开展要从员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控制能力入手,全力提高员工积极上进的行为能力,主动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逐步实现现场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岗位标准全面掌握,制度规定全面落实,违章行为全面控制。各职能部门和执行单位在制定和执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时要着力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结合现场实际,突出岗位特点,建立规范的“岗位双述”执行标准。标准要突出安全要点、作业要点和技术要点,既要简单、简练,便于员工记忆和操作,又要精确、精准,符合人、机、环境界面。
二是要按照以点带面,以重点岗位带动其它岗位的原则,选择部分区队、工种或岗位为切入点,先行先试,逐步推开。
三是开展行为规范自我矫正活动,力争用3个月时间,扭转“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行为陋习。
四是管理部门对区队岗位达标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区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岗位达标工作有效推进。
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安全行为,使员工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最大限度的消除和减少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职能部门在编制作业规程、措施上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职工便于掌握易于操作。其次,员工在岗位工作上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技术“三大标准”,细化流程标准,实现岗位工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流程的标准操作。
四、明确班组长职责,加强班组建设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的安全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最基础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抓好班组建设,也就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提高班组的整体素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好班前会制度。把开好班前会作为现场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结合上一班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布置好班组安全生产及各岗位应协调处理的事项,明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识别不安全因素,进行班前的安全宣誓,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讲明不下井,责任不明确不下井。
二是坚持好班中动态检查制度。对自己班组所施工范围内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和系统,班中要不断巡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排查,把安全隐患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组织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三是严格执行交接班和收班会制度。班组长要把自己当班中相关的安全生产原始记录一一交接清楚,并填写好交接班日志,防止问题不明,措施不当,而危及安全生产。
四是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班组长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每班要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实现动态达标,积极创建安全精品工程。
五是是开展好“三工”动态转换。认真推行标准岗日、月、季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台帐。此项工作要作为企业文化考核的必检项目,养成区队长考核上岗干部、上岗干部考核班组长、班组长考核岗位员工的习惯。
六是推行班组全程管理。建立班组全员从入井到作业地点,直至交接班出井的一整套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现班组集体行为的可控和班组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提高班组的整体安全保障能力。
七是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权益。班组长是作业现场的第一责任者和组织者,对作业现场作业条件的变化情况,有安全生产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有检查职工安全工作情况,抵制上级违章指挥权;有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安全评估验收权;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权。
五、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实现隐患的闭合管理
隐患是安全管理的大敌,是一切事故的根源,今年的隐患排查治理要从细节上做文章,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贯。
一是开展“岗前三分钟安全自律”活动。在岗位工到达现场投入正式工作前3分钟,做“看、想、诵”三件事来保证安全。即:查看一下现场工作范围内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隐患;静想一下班前会的内容和有无遗忘的安全工作事宜;背诵一下本岗位的操作要领(安全口诀)、工作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等,预防出现违章、冒险、蛮干等行为发生,达到上标准岗、想安全事、干规范活的目的。
二是细化开工前的“四位一体”的安全检查。跟班干部、班组长、安全员、瓦斯员必须在员工进入工作面前对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处理,保证员工在进入工作面后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四位一体”的安全检查考核办法由安监站制定完善。
三是认真开展“一班三检”工作。开展好班前检查、班中检查、班后检查,充分利用“四零班组”的考核和奖励来充调动班组长、安全员和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实现零事故现场。
四是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科室管理人员不离管辖范围,跟班队长不离生产线,班长不离工作面,骨干不离工作点。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自查自检。突出抓好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员三个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开展全方位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必须彻底。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实行职能部门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量化考核,进一步完善动态安全隐患排查“隐患定价”考核制度,促进各基层单位建立自我检查、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动态循环安全管理模式,建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六是严格落实“矿、科(区)、队、班组”四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各单位对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整改消号。完善重点监控隐患跟踪落实台账,严格落实隐患闭环管理体制,对隐患整改不力或重复出现的隐患,要严格按隐患排查定价考核制度进行处罚,加强责任追究和考核力度。
六、强化现场的变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一是当工艺、工序发生变化前,各施工队组必须提前谋化,积极主动向有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将安全措施贯彻到每个施工员工手里。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跟班干部、班组长、安检员要盯住现场、盯住不防心的人和事,切实把好监督关。
二是当现场出现突发情况时,如出现设备的损坏、停风、工作面停水、停电等情况时,跟班干部不得隐瞒,必须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听从调度室的安排,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情况复杂如停风、停电必须立即撒出人员。与此时同,由调度室牵头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核实问题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在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恢复生产。
三是当工作面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如出现漏顶、透水、火灾等自然灾害。跟班干部、班组长必须按照应急预案中相应的避灾路线,组织员工撤离工作面,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按照事故的类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四是特殊时段的安全管理。如春节、中秋节、国庆、秋收等。在这个时段各队必须做好思想教育,安排好轮休。特别是在班前会发现有饮酒、身心疲乏的员工严禁安排工作,检身员在检身时要严格把关,发现上述问题时,要追究班队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