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日常运行维护
3.3.1装置日常运行中的检查与维护
在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日常的检查与维护必不可少,及时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处于健康状态,以保证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严格巡查按照运行规程所要求的各系统及设备的监测项目;对系统中重要的运行介质如石灰石品质、石膏浆液、石膏品质、烟气成分、工艺水品质等进行化学采样分析,为运行调节提供依据。
3.4运行人员水平
由于脱硫对电厂来说是独立主业外的崭新领域,其运行人员一般都是从主业其他部门调来或当地招聘而来,接触脱硫时间短,脱硫知识有限,实际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多数脱硫装置处于停运或间断运行的状态,业主并不太重视脱硫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导致恶性循环。由于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的出台,脱硫装置实现真正投运将是趋势。运行人员作为脱硫装置最基层、最前沿的一线工作人员,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将直接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业主以及承包商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在业主接管脱硫装置前,由承包商对运行人员进行多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在业主接管后,也需要经常安排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尤其是针对于运行人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使运行人员受到教育,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次发生。培训及教育的形式可以采取请专家进行知识讲座、操作技能竞赛、外出参观学习等。
3.5运行管理
为保证脱硫装置的正常运行,业主应加强对脱硫运行的管理,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及人员管理
完善脱硫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将脱硫装置的运行纳入全厂的正常生产管理,制定详细的目标和指标、全面做好运行统计分析。生产管理部门向脱硫运行部门下达年度、月度生产计划,脱硫运行部门向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每月的脱硫运行统计报表,供生产管理部门决策。
生产管理部门将脱硫装置的运行状况与脱硫运行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增强运行人员学习技术、提高自身水平的积极性。通过技术比武、考核等措施,提高运行人员的水平。
脱硫运行部门制定脱硫装置运行规程,保证对脱硫装置进行严格的运行管理。运行人员当班所有操作均作记录,并可通过交班会议让下一班了解上一班的操作内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及遗留下的问题,以利于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保证装置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
2.设备管理
要使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保证系统设备的健康以达到设备运行的最佳状态。脱硫运行部门或者全厂设备部门针对脱硫设备,建立设备的健康及维修档案,并进行分类,按照厂家资料要求进行运行维护,到期进行必要的检修、部件及耗材的更换等,随时监控设备的健康状态,加强缺陷管理与消除力度,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4、进入脱硫系统的介质参数与设计值的差异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脱硫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不能保证进入系统的介质参数与设计值相符,经常出现较大偏差,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这是国内湿法脱硫装置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4.1燃煤煤质的变化
由于目前我国电煤供需矛盾突出,电煤质量下降严重,一些电厂实际燃用煤种已与原设计煤种有较大差异,原煤中硫含量明显增加,有的煤中硫份达到原设计值的3倍以上,给脱硫装置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硫份的增加导致进入吸收塔的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增加,在液气比不变的情况下,系统脱硫效率下降;同时浆液池中的吸收反应和氧化结晶的时间、空间不足,浆液pH值下降,对设备的安全性带来影响。浆液中亚硫酸钙质量浓度增高,影响石膏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硫份增加到一定数值后,超过了吸收系统参数设计的裕度范围,整个吸收反应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脱硫系统将无法维持运行。
针对该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1、在新的脱硫项目立项时,业主方对主要烟气参数的确定,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燃煤煤种的变化趋势,设定一定的裕度范围。在系统设计时,在业主给定的烟气参数条件下,设计单位也应对系统、设备等的设计留有一定裕量。
2、加强脱硫运行与燃料运行的联系,根据脱硫运行的情况反馈,燃料运行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将低硫煤与高硫煤混合使用,保持入炉煤含硫量不要与设计值偏离太大。
3、在烟气含硫量有限增加时可通过调整运行控制参数的方法,尽量维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可采用的手段是适当提高吸收浆液的pH值以增加吸收塔反应的强度;另一方面应增加氧化空气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亚硫酸钙氧化量。吸收塔浆液的pH值也不可能过高,过高会降低钙的利用率,影响副产品石膏的品质。
4、当烟气参数大幅度或较长时间偏离设计值时,脱硫装置的反应平衡将被破坏,最终导致脱硫装置被迫退出运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采取人为限制脱硫装置的进烟量,以保持脱硫装置在设计的含硫负荷内运行,可避免由于烟气含硫量变化对设备寿命带来的影响,但系统的整体性能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5、当由于实际燃煤硫份及其他参数大幅提高,又必须符合环保排放要求时,应对该脱硫装置进行改造,以满足对系统的可靠运行及性能保证的要求。如在吸收塔内增加喷淋层层数以增大液气比,或往浆液内添加化学添加剂如镁盐、二元酸和甲酸等,保持要求的脱硫效率。
针对特定的脱硫装置,由于燃煤煤种的变化导致的系统运行问题乃至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须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经过各方专家仔细论证后落实。
4.2吸收剂品质的变化
在湿法脱硫中,吸收剂的品质是重要的工艺指标之一,因为吸收剂的品质影响脱硫效率、吸收剂耗用量、石膏副产品的质量和对设备的磨损。吸收剂的品位随产地不同有相当大的差别。
吸收剂的品质数据一般由业主提供,在项目前期确定该数据时,多数业主单位并没有充分调研吸收剂的来源及变化趋势,具体的采样分析也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故该数据并不能反应实际吸收剂性能。
由于项目确定的数据本身存在偏差,以及后来吸收剂来源地的变化导致吸收剂品质的变化,故实际运行时的吸收剂品质与设计值有出入。当实际投运的吸收剂品质包括碳酸钙含量、杂质含量、反应活性、细度等参数低于设计要求时,会导致真正参与反应的钙偏少,反应不充分,脱硫效率下降,石膏品质降低,石灰石浆液系统磨损、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提出的是吸收剂中SiO2的含量对对系统的磨损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在前期数据中无此项或不准确,而实际吸收剂中该值过大,将造成设备磨损严重。
针对该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1、在新的脱硫项目立项时,业主方对吸收剂品质数据确定时,一定要经过充分调研,严格采样分析,考虑到实际使用的吸收剂来源的变化趋势,设定一定的裕度范围。在系统设计时,在业主给定的吸收剂参数条件下,设计单位也应对系统、设备等的设计留有一定裕量。
2、加强对吸收剂品质的化学分析,提供给脱硫运行部门参考。采购部门尽量采购品质与设计数据偏差不大的吸收剂块料或粉料。
3、在吸收剂品质偏差不大的范围内可通过调整运行控制参数的方法,尽量维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可采用的手段是适当提高石灰石浆液供给量,保证参与反应的钙量。加大供浆管道滤网的清洁频率,保证供浆管道的畅通。
4、当吸收剂品质大幅度或较长时间偏离设计值时,由于设备选型、系统参数的设计裕度有限,且吸收塔须保持水平衡,石灰石供浆量不能长时间、大幅度增大。此时脱硫装置的反应平衡将被破坏,最终导致脱硫装置被迫退出运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采取人为限制脱硫装置的进烟量,以保持脱硫装置在设计的钙硫比内运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3GGH吹扫介质品质的变化
对GGH进行日常的有效吹扫是保证GGH能正常运行的前提,吹扫介质品质是影响吹扫效果的重要因素。GGH吹扫蒸汽(本文只讨论应用最多的蒸汽吹扫,压缩空气吹扫不作讨论)一般来自主机汽轮机段抽汽,目前很多建设有脱硫装置的电厂无论是老机组改造还是新建机组建设,提供给脱硫装置的蒸汽品质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300MW机组的GGH吹扫蒸汽参数要求为1.0-1.5MPa,350℃,然而大多数电厂主机提供的蒸汽达不到该品质,GGH吹扫效果减弱,使得GGH腐蚀、结垢加快,换热能力下降,阻力增大等,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对此,业主要充分认识到GGH腐蚀、结垢、堵塞对设备以及整个系统的危害性,采取措施,尽可能提供满足吹扫要求的蒸汽。若长时间内无法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处理方法:
1、改用压缩空气吹扫,必须保证压缩空气品质满足要求。
2、通过参数控制及运行维护,降低进入GGH内的飞灰、石膏浆液、垢块等杂质量。
3、运行人员加强GGH日常巡检与维护,对压差等参数的变化重点关注,及时启动吹扫程序。
5、结语
脱硫装置的运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业主在充分了解与脱硫装置运行相关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保证脱硫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对国内湿法脱硫装置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应对策。对新建脱硫装置,可供相关部门借鉴,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对正在运行中的脱硫装置,可供业主管理部门及脱硫运行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