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毒窒息的救护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发生中毒窒息后,贸然进入现场施救,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成员新的受害者。具体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抢救:
1、通风
加强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用大量新鲜空气对中毒区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稀释冲淡,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2、做好防护工作
救护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应给中毒者戴上,迅速将中毒者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一个安全的、通风的地方;如果需要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如深坑或地下某个场所进行救援工作,应发出报警以求帮助,单独进入危险地方帮助某人时,可能导致两人都受伤;如果伤员失去知觉,可将其放在毛毯上提拉,或抓住衣服,头朝前地转移出去。
3、进行有效救治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则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物,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让中毒者闻氨水解毒;如果呼吸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针刺人中穴;若心脏跳动也停止了,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对于硫化氢中毒者,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如果是瓦斯或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不太严重时,可把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稍作休息;若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如果毒物污染了眼部、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对于口服毒物的中毒者,应设法催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对腐蚀性毒物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等进行保护。
救护中,抢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对任何处于昏睡或不清醒状态的中毒人员,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如有必要,还应有一位能随时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的人同行。
二、触电的救护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仅产生麻感,对肌体影响不大。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但小于摆脱电流时,虽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但尚能自己摆脱电源,伤害可能不严重。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触电伤员会出现神经麻痹、血压降低、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同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瞳孔扩大,肌肉痉挛,呈全身性电休克所致的假死状态。这样的伤员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有资料表明,触电后3min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触电后6min内开始救治者,50%可能复苏成功;触电后12min再开始救治,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1、触电后的急救
(1)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失去知觉或中枢神经失调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脱离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1)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要注意的是,由于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控制一根线,如错误地安装在工作零线上,则切断开关只能切断负荷而不能切断电源。
2)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不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用绝缘柄的电工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物质插入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流。
3)如果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手套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鞋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2)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如果事故发生在线路上,可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抛掷金属线前,一定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再抛掷另一端。被抛出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3)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对症救治。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智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让触电者安静休息,注意观察并请医生前来治疗。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未中断,应让触电者安静地平卧,解开其紧身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气流通,若天气寒冷,则注意保温。严密观察,速请医生治疗或送往医院。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应立即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若二者都已停止,则应同时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并速请医生治疗或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4)若触电的同时发生外伤,应根据情况酌情处理。对于不危及生命的轻度外伤,可以在触电急救之后处理;对于严重的外伤,在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进行处理,如伤口出血,应予以止血,进行包扎,以防感染。
2、救护时要注意的问题
(1)救护人员切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员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为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倒,应准确判断触电者倒下的方向,特别是触电者身在高处的情况下,更要采取防摔措施。
(3)人在触电后,有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假死”,因此,救护人员应耐心进行抢救,不可轻易中止。但切不可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4)触电后,即使触电者表面的伤害看起来不严重,也必须接受医生的诊治。因为身体内部可能会有严重的烧伤。
三、烧伤的救护
烧伤是指各种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等作用于人体后造成的特殊损伤。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浆液体迅速外渗,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生难以抑制的疼痛。这时伤员很容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烧伤的紧急救护不能延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
1、化学烧伤的救护
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有热力、腐蚀致伤作用,一般称为化学烧伤。其烧伤的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常见的化学烧伤有碱烧伤和酸烧伤。常见化学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生石灰烧伤。迅速清除石灰颗粒,用大量流动的洁净的冷水冲洗,至少10min以上,尤其是眼内烧伤,更应彻底冲洗。切忌将受伤部位用水浸泡,防止生石灰遇水产生大量热量而加重烧伤。
(2)强酸烧伤。强酸包括硫酸、盐酸、硝酸。出现皮肤烧伤情况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0min(除非另有说明)。如果衣服被污染,应立即脱掉或将污染的部位撕掉,同时用大量水冲洗。还可用4%碳酸氢钠或2%苏打水冲洗中和。
若眼部烧伤,首先采取简易的冲洗方法,即用手将患眼撑开,把面部浸入清水中,将头轻轻摇动。冲洗时间不低于20min。切忌用手或手帕揉擦眼睛,以免增加创伤。
吸入性烧伤可出现咳血性泡沫痰、胸闷、流泪、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此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可用2%~4%碳酸氢钠雾化吸入。
消化道烧伤后上腹部剧痛、呕吐大量褐色物及食道、胃粘膜碎片。此时可口服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任一种,每次200ml,保护消化道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也不得口服碳酸氢钠,以免因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导致穿孔。
(3)强碱烧伤。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钾等。皮肤烧伤需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直到皂样物质消失为止;也可用食醋或2%的醋酸冲洗中和或湿敷。
眼部烧伤至少用清水冲洗20min以上。严禁用酸性物质冲洗眼内,可在清水冲洗后点眼药水。
误服强碱后,立即口服食醋、柠檬汁以起到中和作用,也可口服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任一种,每次200ml,保护消化道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烧伤早期应及时给伤员补充体液,防止休克。最好口服烧伤饮料、含盐饮料,少量多次饮用。不要单纯喝白水、糖水,更不可一次饮水过多。
2、热烧伤的救护
火焰、开水、蒸汽、热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引起的烧伤,都属于热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严重烧伤是很危险的,急性期要过三关:休克关、感染关、窒息关。后期还需进行整形植皮,严重烧伤的病人需施行几十次手术,最终也很难恢复到烧伤前的外形和功能。热烧伤的救护方法如下:
(1)轻度烧伤尤其是不严重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10~20min,如不方便浸泡,可用湿毛巾或布单盖在患部,然后浇冷水,以使伤口尽快冷却降温,减轻热力引起的损伤。穿着衣服的部位烧伤严重,不要先脱衣服,否则易使烧伤处的水泡皮一同撕脱,造成伤口创面暴露,增加感染机会。而应立即朝衣服上面浇冷水,待衣服局部温度快速下降后,再轻轻脱去衣服或用剪刀剪开褪去衣服。
(2)若烧伤处已有水疱形成,小的水疱不要随便弄破,大的水疱应到医院处理或用消毒过的针刺一小孔排出疱内液体,以免影响创面修复,增加感染机会。
(3)烧伤创面一般不作特殊处理,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或油剂,只需保持创面及周围清洁即可。较大面积烧伤用清水冲洗清洁后,最好用干净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4)火灾引起烧伤时,伤员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可让伤员卧倒在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则可能使得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使手被烧伤。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
(5)重要部位烧伤后,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如头面部烧伤后,常极度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导致形态改变、畸形和功能障碍。呼吸道烧伤,如吸入热气流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甚至黏膜坏死、脱落,导致气道阻塞;吸入火焰烟雾或化学蒸气烟雾,会使支气管痉挛,肺充血水肿,降低通气功能而造成呼吸窘迫。由于呼吸道烧伤属于内脏烧伤,容易被漏诊而延误抢救,以致造成早期死亡。因此,要密切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作进一步诊断治疗。
3、电烧伤的救护
电烧伤是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烧伤。由于电能的特殊作用,电烧伤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是不规则的立体烧伤,烧伤口小、基底大而深,不能单纯用烧伤部位的面积来衡量烧伤的程度,而应该同时注意其深度及全身情况。
电烧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接触性烧伤,又称电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的结果。在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电流密度可达很大数值,又因皮肤电阻较体内组织电阻大许多倍,故在接触处产生很大的热量,致使皮肤灼伤;另一种是电弧烧伤,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的强烈电弧或电火花,瞬间所产生的温度高达2500~3000℃,可烧伤人体,甚至击穿人体的某一部位,二是电弧电流直接通过内部组织或器官,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电烧伤后体表一般有一个入口和相应的出口,且入口比出口损伤重。电弧烧伤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更为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而死亡,故抢救时应先进行呼吸的复苏;有神智障碍者,头部可用冰帽或冰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