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可能导致危急事件的危险源辩识
1) 马投涧风凰岗储灰场透水坝出现管涌,谷坊坍塌,局部发生泥石流,排水斜槽及泄洪洞排水不畅,植被破坏、虫害鼠害、暴雨和地震等及可能发生灰坝跨塌突发事件。
2) 丰安桥储灰场灰管出口位置不当,放灰不均匀,竖井水位调整不当,冲刷坝坡与坝脚等及可能发生灰坝跨塌突发事件。
3) 南北两个覆盖灰场坝坡与坝脚紧邻安阳河,每次大雨或暴雨过后和安阳河泄洪过后,及易冲毁围堤和灰坝衬砌发生灰坝围堤跨塌突发事件。
3.2.2 预防措施
3.2.2.1灰场每天24小时安排专人按巡回检查路线和巡回检查内容进行检查,检查要详细、到位,确保灰坝无缺陷、水位正常、排洪沟畅通无阻,排水设施完好,道路畅通。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处理。
3.2.2.2经常对与灰坝相连外延土山体巡视检查。严禁任何人在灰场坝面上放牧、割草、拔草,坡角50米内严禁取土。严禁任何车辆碾压坝顶道路、排水沟、围坝、护坡和草坪。
3.2.2.3加强雨季汛期对灰坝、围堤、排洪设施的重点巡视检查。及时用竖井调整丰安桥储灰场水位。检查灰坝四周的谷坊有无裂纹及塌方渗水,及时回填被雨水冲刷坍塌坝坡。
3.2.2.4保持灰场坝前120~150米以上干滩运行。及时记录坝内灰面高程,视坝内灰面高程及时敷设土工布。
3.2.2.5制定灰坝安全专项检查表
马投涧凤凰岗灰场灰坝安全专项检查表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备注 |
1 | 坝体稳定性 | | |
1.1 | 坝顶标高沉降情况 | | |
1.2 | 坝肩与岸坡结合处有否滑动 | | |
1.3 | 坝体上下游坡面有无塌陷现象 | | |
1.4 | 下游坡脚处有否渗水 | | |
1.5 | 坝下游测压孔内水位情况 | | |
2 | 排水(洪)系统 | | |
2.1 | 坝后排水(洪)沟是否畅通 | | |
2.2 | 排灰口附近是否有塌陷危险 | | |
2.3 | 排洪斜槽(竖井)是否完好、畅通 | | |
2.4 | 目前灰面高度与设计灰面高度的差值多少 | | |
2.5 | 坝前迎坡处灰面是否抬高,以防止灰水直接浸泡坝体 | | |
丰安桥灰场灰坝安全专项检查表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备注 |
1 | 坝体稳定性 | | |
1.1 | 坝顶标高沉降情况 | | |
1.2 | 坝肩与岸坡结合处有否滑动 | | |
1.3 | 坝体上下游坡面有无塌陷现象 | | |
1.4 | 下游坡脚处有否渗水 | | |
1.5 | 坝下游测压孔内水位情况 | | |
2 | 排水(洪)系统 | | |
2.1 | 坝后排水(洪)沟是否畅通 | | |
2.2 | 排灰口附近是否有塌陷危险 | | |
2.3 | 排洪斜槽(竖井)是否完好、畅通 | | |
2.4 | 目前灰面高度与设计灰面高度的差值多少 | | |
2.5 | 坝前迎坡处灰面是否抬高 | | |
3.3 应急预案的启动
3.3.1当马投涧风凰岗储灰场透水坝出现管涌,谷坊坍塌,局部发生泥石流。丰安桥储灰场冲刷坝坡与坝脚,坝下渗水量突然增大或渗水浑浊,经初步处理,泄漏现象仍未消除,对大坝构成威胁时或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时,指挥部向全厂发布一级状态应急预案启动预警信号,调度并指挥全厂力量进行积极预防。
3.3.2发生超标准洪水或发生破坏性地震引起灰坝跨塌,造成下游民众人身伤害、重大环境污染,机组长时间停运以及灰场建(构)筑物严重损坏,需要当地政府或上级单位调度各方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事件的。指挥部向全厂及发布二级状态应急预案启动预警信号
3.4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应急设备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挖掘机 | | 台 | 1 | |
2 | 各式铲车 | | 台 | 1 | |
3 | 汽车吊 | 80吨 | 台 | 1 | |
4 | 移动式发电机 | | 台 | 1 | |
5 | 手提电焊机 | | 台 | 1 | |
6 | 救护车 | | 辆 | 1 | |
7 | 消防车 | | 辆 | 1 | |
3.4.2设施
3.4.3“灰坝跨塌”资源储备
序号 | 物资名称 | | 单位 | 数量 |
1 | 土方 | | 方 | 若干 |
2 | 编制袋 | | 个 | 若干 |
3 | 麻袋 | | 个 | 1000 |
4 | 大锤 | | 把 | 10 |
5 | 铁掀 | | 把 | 20 |
6 | 各种型号铁丝 | | 卷 | 20 |
7 | 各种型号电缆线 | | 盘 | 200 |
8 | 应急手灯 | | 个 | 50 |
9 | 发电机 | | 台 | 1 |
3.4.4现场紧急处置
3.4.4.1当马投涧风凰岗储灰场透水坝出现管涌,谷坊坍塌,局部发生泥石流。丰安桥储灰场冲刷坝坡与坝脚,坝下渗水量突然增大或渗水浑浊,应立即将准备的物资沙袋、水泥等运送到管涌、谷坊坍塌出现的地方。用沙袋等堵塞管涌口进行堵救。或用沙袋、水泥、草袋等物资堆放成小坝,引导水流向排洪沟流动,开展自救。
3.4.4.2发生超标准洪水或发生突发性破坏性地震引起灰坝跨塌,造成下游民众人身伤害、重大环境污染,机组长时间停运以及灰场建(构)筑物严重损坏,立即汇报当地政府或集团公司本部及河南分公司调度各方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
3.4.4.3成立以厂长为组长,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专家技术组。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安生部工程技术人员、电力试验所、电力设计院有关专家担任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制定恢复方案并立即组织设施,尽早恢复生产。
3.4.4.5成立以总会计师为组长,对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进行统计、汇总、上报,联系保险公司理赔事宜。
3.5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
3.5.1当灰坝跨塌加固性修复之后,确认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消除,指挥部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宣布应急结束。接到应急结束指令后,现场指挥部解散,善后工作由分管该项工作的部门继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