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4月23日

建立良好的公司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在对传统的公司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甄别和舍取,再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把握,并且要考虑和公司文化相协调,提炼出明确的安全理念。良好的公司安全文化应包括以下内容:提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反对管理工作中的好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改变现场人员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培养人人遵章守纪,人人反对违章的良好习惯;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坚持预防为主,措施在前,预控在先,防患于未然;借助安全体系建设等标准化、程序化的手段,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的奖惩激励机制,构建保证制度落实的基础平台。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一、提高安全认识,领导身体力行
          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和身体力行抓安全的态度。领导者要用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确保安全意志和安全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公司的每一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强化安全观念,才能有效地加快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对安全生产的规律认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预控的。“预防为主”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某公司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书中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预测”。这是对“事故难免论”的否定。西方发达国家对事故的控制和我国有些优秀公司的安全稳定也说明了这个结论。而且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出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因此,领导要坚定事故可控的信心。领导者切忌一阵风、喊口号,甚至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事故多发时就着急,安全稳定时就忘了。领导者不仅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更要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严于律己,敢管善管,尤其要对安全投入不打折扣,处理安全问题不手软,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搞好安全生产。
          二、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安全氛围
          良好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多管齐下,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对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教育。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让职工守法,必须先知法,可通过学习、研讨、考试等多种形式,促进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其次是安全技术的学习,要不断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组织职工开展技术研究,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形成学习型公司氛围。
        其三是通过事故案例教育,对发生的事故及其隐患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对历史的典型事故经常组织讨论,吸取教训,强化意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