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石油在不断总结、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以推动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宗旨,把安全环保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基础,以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为主线,以“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为目标,以完善HSE制度、改进HSE培训、规范HSE绩效管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统一、规范、简明、可操作”的HSE管理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安全文化,实现了安全环保形势的持续明显好转。
一是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先进的安全理念是现代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指引我们正确做事的认识源头和思想动力。树立体现时代进步和企业特色的先进安全理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新时期中国石油安全文化的灵魂。中国石油“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以及“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安全环保管理理念已经在全系统形成共识,成为推动安全工作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结合新时期特点,我们又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故事件是宝贵资源”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上报事故事件,分享安全经验;提出了“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安全理念,强化领导干部抓安全要以身作则,明确职能部门管工作必须管安全,推动员工承诺“我的属地我负责”。这些先进的安全理念正在逐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促进了安全工作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由“被动执行”向“主动履职”转变。
二是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方法创新。方法是决定做事效率高低、做事质量好坏的载体和工具,是决定做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安全管理必须科学。今天,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本质安全论阶段。这种新的安全方法论推进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也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石油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学习不照搬、合作不依赖,推行了安全观察与沟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岗位培训需求矩阵、HSE考核过程指标等方法,为推动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促进全员参与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工具。进一步丰富完善“四有一卡”、“两书一表”,大力推行了作业许可、工作安全分析、工艺危害分析、上锁挂牌、安全目视化等基层生产作业风险管理方法工具,积极引导岗位员工识别作业风险,规范非常规作业管理流程,完善高风险作业危险能量隔离措施。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与传统有效做法融合升华,提高了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由注重事后向注重事前、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
三是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措施创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三者中人是主要因素。只有在不断提高物和环境本质安全程度基础上,紧紧抓住“人”这个主要因素,努力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强化人的安全行为养成,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为此,中国石油集团从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高度,着眼于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根本好转,进一步规范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相继发布了《HSE管理原则》和《反违章禁令》。《HSE管理原则》重在指导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决策,《禁令》重在规范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通过在全系统大力宣贯《原则》和《禁令》,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促进了责任落实,规范了安全管理行为和岗位操作行为。2007年起,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坚持每年年初与各所属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企业层层分解至基层班组岗位,将安全业绩与领导业绩考核、单位工资总额挂钩,严考核、硬兑现。集团公司领导带头主动接受安全培训,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总部机关部门领导干部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不断提高了管理安全的领导能力。建设推广了HSE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畅通信息渠道,提供了良好的HSE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加大安全投入,制定三年安全隐患治理计划,安排专项资金近400亿元,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察,重点解决了一些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一系列安全措施,长远结合、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推动了安全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明显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