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开展安全“五进” 延伸监管“触角” 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新格局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安全文化进校园,积极传播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文化进校园就是充分利用校园易于组织、宣传面广、辐射快的特点,从孩子抓起,积极传播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
  1、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挑选综合素质高的交通民警深入全市各中小学校担任校外安全辅导员,开设交通安全课,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每年组织在校师生参加消防安全自救演练培训,通过实战演习提高师生防灾、救灾和逃生的能力。
  2、实施“小手牵大手”行动。利用校园网、小广播站、黑板报、班(队)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孩子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楼栋,通过楼栋带动社区、企业,通过社区、企业带动全社会,从而营造出一个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3、强化联动促平安。立足学校、协调各方是学校安全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安全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不仅要求学校强化内部安全工作,还要求其积极配合社区、家庭、派出所、交警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到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如:学校与社区共同建立社区委员会,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建立家校联系簿;与安监、交警、消防部门联系建立安全教育基地等等,使安全意识深入少儿心中。
  安全文化进家庭,筑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家安全,人人安全,才有企业安全和全社会的安全。通过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使每个家庭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拒绝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发放市民安全常识手册。通过印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安全常识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市民家庭,提醒市民增强安全意识,普及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遵章守法、防止灾害、杜绝隐患、保障安全”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南昌市共发放市民安全常识手册、安全知识挂图共100多万册。
  2、开展填写“三不伤害”卡活动。组织家庭成员填写“三不伤害”卡,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了解如何在办公、生产、生活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并组织社区居民对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讨论,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及时予以纠正。
  3、开展安全示范家庭评比活动。配合安全文化进家庭,组织开展安全示范家庭评比活动,制定安全示范家庭评比标准,对先进示范家庭予以挂牌,从而增强家庭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安全文化进农村,延伸安全生产工作“触角”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监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得到不断的强化。
  1、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在各乡镇、村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初步形成农村安全监管的基层网络。在高危行业集中、安全生产监管任务重的乡镇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成立安全监管专业队伍。
  2、建立农村消防网点。在各乡镇建立村级义务消防点,成立义务消防队,配备三轮消防摩托车以及手提机动消防泵、消防战斗服、消防水带、灭火器等消防扑救器材,增强其抢险救灾的能力。
  3、建立安全培训学校。建立“村民安全培训教育学校”,配备彩电、VCD等设备,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为村民开设安全知识讲座和放映安全知识教育片,寓教育于娱乐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总之,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深化安全文化“五进”活动在当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项工作不仅要靠我们安监部门的同志不断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工作,还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大力协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