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只有安全做保障,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只有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安全,才能“安全一个人,幸福全家人!”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每个人若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安全的屏障就会不断加强,家人的幸福就会不断延伸。安全就如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休闲的心情漫步在夕阳西下的田野上、小河边,低声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意志去攀登人生的阶梯,放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安全,我们的企业才能如日中天红红火火;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稳步前进。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高于一切,安全工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无论国家还是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防范安全事故。可尽管制度订了不少,文件发了不少,会议开了不少,检查搞了不少,安全隐患却总查总有,安全事故也会冷不丁的冒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细节体现责任感。“过得硬”与“过得去”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思想行为和工作态度。“过得硬”是可丁可卯,是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过得去”则是“差不多”就行,安全培训多一次少一次无所谓,安全操作多个程序少个程序错不了,安全检查认真一点马虎一点都可以,安全防范抓一阵子松一阵子没问题,反映的是一种惰性、一种漠然。但社会不时发生的事故一再教训我们,“原地踏步”就会“原地倒退”,“过得去”最终导致“过不去”。如何才能“过得硬”呢?
安全生产,责大于天,绝不能有半点懈怠和侥幸心理。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只有头脑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树立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在安全生产问题上,什么时候思想松劲了,什么时候隐患就会乘虚而入,导致事故。
安全生产责任制关键在落实,“过得硬”要“硬”在深入、细致、较真上。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具体岗位,深入到每一个环节,才能发现安全隐患,化解安全问题和矛盾;只有精心、精细、精致,才能抓好安全生产的细节,不放过事故的蛛丝马迹;只有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敢硬碰硬,对事故责任人敢下重手惩治,才能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只有行与不行之分,没有“上限”合格、“下限”也可的含糊概念。作风漂浮,搞走马观花似地检查,蜻蜓点水似的考核,多有“唱功”少有“做功”,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生产的大忌。唯有针锋相对,在作风上求实、务实,严格评定,“过得去”才会变成“过得硬”。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是天字号大事。注重细节就是关注安全,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将失去一切。由此可以看出,细节决定安全,细节是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