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文化的柔性,注重文化的“软约束”
“软约束”强调的是员工自觉、自律和自省意识的觉醒。只有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价值理念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准则,以具有导向性和约束力的价值取向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软约束”在安全生产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02年7月23日和8月27日,上海石化曾先后发生过两起事故,损失惨重、后果严重、教训深刻,使全体员工为之震惊。在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这两起事故时,大家普遍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暴露出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漏洞,也暴露出企业在队伍建设,尤其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按章办事,按规程操作,不仅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更是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问题。
为提高广大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上海石化着力强化文化的“软约束”,通过安全文化实践活动这一载体,大力弘扬人格化典型,为培育良好的职业行为树立典范,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公司通过教育培训、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制度约束、实践养成等五个环节,大规模开展“敬业守职做明白人、遵章守纪做老实人、明礼守信做文明人”的“三守三人”员工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公司每年都要开展职业道德标兵的评选和表彰工作,通过标兵的评选和宣传,使职业道德人格化。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既是一个职业精神宣传的过程,也是员工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每年都吸引万余名员工参与其中,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因此得到了显著增强。据统计,上海石化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违章操作而导致的责任事故接近50%。实践活动开展以后,违章操作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事故呈现了逐年递减的良好态势,文化的“软约束”对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显而易见。
从作用机理上看,文化的“软约束”讲究的是氛围的熏陶,“润物细无声”。因此,作为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抓手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氛围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环境教育。从上海石化的经验来看,职业道德建设既要抓好实践活动的软环境建设,也要强调实践活动的硬环境建设。
所谓软环境建设,就是要强调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职业规范成为共同的行动准则,使每个员工不仅成为职业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更要成为职业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比如,上海石化推行的以实践“三守三人”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就强调忠诚石化事业,热爱工作岗位,有高尚的职业理想、抱负,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强调恪尽职守,尽心尽力,掌握技术,精通业务,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强调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有章不循和习惯性违章现象;强调令行禁止,服从指挥,具有工人阶级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等,就十分符合该公司作为石化企业的特点,很有针对性,因此在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而硬环境建设,就是强调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探索形成职业行为评价体系。以强大的道德规范去引导员工,使员工在一般和特定环境下,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行动,是文化“软约束”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建立科学的职业行为评价体系,对员工具体的职业行为进行剖析和评价,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效的行为监督。同时,要善于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故事去感染、教育、激励员工,使事故成本转化为教育成本,将有形的损失转变为无形的道德约束。如今年集团公司出台的《员工守则》对各企业探索形成职业行为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员工职业行为,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