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硬管理”与“软约束”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03日

 安全生产是石化行业永恒的主题。抓安全生产必须标本兼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各个层面做方方面面的努力。上海石化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制度的“硬管理”与文化的“软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标本兼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实践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强化制度的刚性,注重制度的“硬管理”

  “硬管理”强调的是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没有这样的基础,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就会丧失应有的约束力和控制力。

  强化安全制度的“硬管理”,首先要敬畏生命,把尊重人的生命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关爱和保护员工,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而安全文化的机制就是要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激励全体员工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安全管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制度“硬管理”的相关制度首先是以人为本,把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作为第一位的。

  其次要敬畏规则,把强化制度的严肃性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杜邦公司的管理者曾自豪地说,他们的员工如果不慎将钱包滑落在安全警戒线之内,即使一伸手就能拿回来,在没有取得安全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员工也不会擅自行动。对个人来说,安全是一种习惯;对群体来说,安全是一种规则。所以,安全要靠良好的习惯和规则,而决不是靠运气来保证。培养员工对制度、对规则存敬畏之心,就是对规则要诚心遵守,不做规则的破坏者。

  上海石化曾在集团公司内结合实际率先实施被称为“高压线”的《上海石化安全生产禁令》,以重点“治违”的强硬姿态对“三违”现象进行治理。《禁令》实施三年,先后有10人因违反《禁令》被开除出厂。这种按规则办事,不留情面的“硬管理”对全体员工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去年8月,集团公司颁布《安全生产禁令》后,上海石化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贯彻。敬畏规则、强化制度的严肃性的做法,如今已成为上海石化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第三要畏惧隐患,把维护本质安全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任何对隐患的掉以轻心,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企业对隐患要始终存畏惧之心,对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治理,要落实责任,对无法列入重大隐患整改的项目,要予以高度关注。只有重视危险因素的识别,重视过程控制和管理,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在预防上多下工夫,才能有效杜绝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了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针对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上海石化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通过实施《生产系统重大作业报告制度》,有效遏制了生产、设备和安全环保等方面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安全隐患治理方面,通过制度化的规定,企业陆续投入3亿多元资金,对68项公司级以上安全隐患进行了治理,维护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