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点——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7)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6日

本网据《化工安全与环境》报道: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境、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