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建道路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作者:谢华为 沈斐敏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9日

    (四)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信息化体系

    1994年,福建省交通信息化工作开始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实现了第一步:普及计算机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工作;第二步也基本完成:部份数据库和局域网的建设,基本实现《福建省道路、水运交通信息化1998-2000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一定水平。

    作为第三步任务目标是建设“数字交通”。它是以我省交通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及应用系统。着力在五个领域取得进展,实现交通政务信息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信息化;交通运输生产管理信息化;交通产品营销信息化;交通科学技术信息化。重点实施交通信息化"123重点工程":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力争在智能运输系统(ITS)和物流两个领域有实质性突破;开发、推广、应用高速道路联网收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控、交通公共信息服务三个系统。

    (五)引进道路安全审计制度

    道路安全审计是有效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预防重于治理”,道路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实行安全审计是从源头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措施,;其次应尽快开展道路安全审计的法规研究,明确道路安全审计的程序和安全审计人员的责任、义务及权益;第三,要加紧加快道路安全审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从而形成一套较完善的评价标准;第四,培育道路安全审计队伍及建立相应机构,保证审计人员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

    (六)实现交通科技创新

    未来交通发展的重点是扩充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任务十分艰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交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的科技含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结构,其总体目标应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化指挥控制管理为基础,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交通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进而实现交通管理决策科学化、交通指挥调度信息化、城市快速路网交通管理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自动化以及实现交通管理电子警务和电子政务。

    (七)推进安全文化创新

    1、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包括新工人上岗教育、事故案例教育、违章教育等等。进行职工的安全知识教育一是要坚持全员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授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提出不同的要求。

    2、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进行安全技能培训,重点是传授职工安全操作的方法、要领、技巧等,并让职工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3、进行安全态度数育。安全态度的教育,就是要端正安全动机,确立安全意识,领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从而约束自己的不安全行为,杜绝违章违纪的现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