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9月25日

1、事件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起重机械故障后如果处置不及时、不正确,可能导致起重机械失控,起吊物坠落,造成起吊物及周围设备损坏报废、起重机械损坏、人身伤亡。

1.2事件类型

1.2.1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起重机械钢丝绳破(磨)损严重、钢丝绳压板螺丝松动、制动装置失灵、减速机刷齿或短轴、起吊钩断裂、电气控制(保护)失灵或短路等。

1.2.2严重故障或司机强打反车、错误判断指挥信号等误操作,导致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

1.2.3起重机械发生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电气控制(保护)系统、线路老化短路及仓门开关、行程限位开关、超载限制器等保护元件损坏可能导致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

1.2.4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车轮脱轨,起重机械大车(小车)单面端梁行走车轮因减速机或转动轴、联轴节等传动部件故障而拒动或轨道上有异物,导致起重机械端梁两端间行车轮不能同步动作,造成大车(小车)车轮脱轨。

1.3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汽机、锅炉厂房内行吊、煤场抓吊,五金库、机电车间内行吊,制浆车间、抄纸车间内单梁吊车。

1.4可能造成的危害

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

1.5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5.1起重机械运行时卷筒或减速机有异音、局部温度超标、起吊物品时吃力、操作时动作不灵敏、钢丝绳损伤且超负荷使用、钢丝绳压板螺丝松动、制动装置及减速机带故障使用、起吊钩运转异常及开口超标等。

1.5.2电气控制(保护)系统、线路及仓门开关、行程限位开关、超载限制器等保护元件温度超标、起吊物品时吃力、操作时动作不灵敏。

1.5.3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运行时减速机或行车轮有异音、局部温度超标、操作时动作不灵敏,有跑偏现象。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总经理):XX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XX XX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应急工作。

2.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带班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报告。

3.1.2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

3.1.3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科及部门负责人。

3.1.4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1.5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6起重机械故障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启动《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出现人身伤害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措置措施:

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处理。

小组成员必须穿戴绝缘靴、安全带等个人防护器具,携带抢险及维修工器具。

如果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如果起吊物未发生坠落,钢丝绳及制动器、卷筒、减速机无故障时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

钢丝绳及制动器、卷筒、减速机故障时只能使用倒链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并疏散周围人员。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以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故障排除后必须使用专用配重块进行试吊,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使用设备或起吊物进行试吊。

3.2.2起重机械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处置措施:

3.2.2.1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处理。

3.2.2.2如果引发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3.2.2.3如果未引发起吊物坠落,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或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并疏散周围人员。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3.2.2.4如果发生起升钩冲顶,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将起升钩与卷筒之间的挤压力量释放。

3.2.2.5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查找故障过程中应拆解负荷端电缆头,以防止起重机械误动引发事故,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以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3.2.2.6故障排除后必须先进行空负荷试验(未接入负荷端线路),然后进行空载试验(接入负荷端线路),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运行。

3.2.3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车轮脱轨处置措施:

3.2.3.1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处理。

3.2.3.2在行车轮脱落端上方合适位置选择吊点,用倒链将端梁固定,在未脱落端行车轮前后加装夹轨器,防止发生起重机械坠落事故。

3.2.3.3如果引发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3.2.3.4如果未引发起吊物坠落,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或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组并疏散周围人员。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3.2.3.5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时起重机两端必须用钢丝绳或倒链牵制,起重机械下方必须设置警戒线以防止发生起重机坠落事故,并做好维修记录,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3.2.3.6故障排除后必须先进行空载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2.4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生产副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3.3事件报告

3.3.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常务副总经理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3.3.2事件扩大时,由常务副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3.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3.3.4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注意事项

4.1进入生产现场应按规定穿防护服装、戴防护帽,从事电气作业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场所,应穿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

4.2抢险储备物资要定期检查、试验,确认完好。备件损坏或数量不足时,及时修复或联系购买。

4.3严格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救援命令,正确执行应急救援措施,避免因救援对策或措施执行错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或人员伤亡重大事件的发生。

4.4应急处置成员在处理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其他险情应及时将情况上报给应急指挥救援指挥部,绝不能盲目处理,造成设备损坏事故扩大。

4.5应急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前,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做好自我防护,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4.6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4.7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