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31日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新型管理理论。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深刻,外延十分广泛。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生产、生活领域中,为保障其从事各种活动的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是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保障其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形与无形的东西。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繁荣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
  二、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为保护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物质条件、作业环境、管理方法,也包括职工的安全意识、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职工工作、生活的一切活动中。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在企业管理者视野之内,管理靠人治就能实现。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员工的管理前提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性本恶,天性懒惰,不喜欢承担责任,所以有这种认识的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方式是外部激励为主,激励方式是一手拿鞭子,一手拿糖,对员工的控制也是外部控制,主要是控制人的行为,没有深入到员工思想意识中。
  科学管理阶段: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所以要把人治变为法制,但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式和控制还是外部的,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促使员工工作,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管理的内容依然是管理员工的行为。
  文化管理阶段,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性本善,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文化管理阶段并不是没有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经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安全管理思想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思想决定着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行为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结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关键是做好人的思想,建立安全意识。因为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再好的制度需要人落实、去遵守,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提高,一手抓职工素质的提高,尤其要把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上,放在提高职工安全技能上,放在职工安全行为规范上。通过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对管理装备上不足进行弥补,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三、逐步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树立企业安全文化思想
  现阶段我们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条件应该说已经成熟。国家对安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已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2005年初步建立起发展安全文化的模式和体系,2010年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安全文化建设稳定全面发展;为我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
  工程局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企业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安全装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搞好安全工作已经变成了广大职工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个人行为安全思想逐步在广大员工中形成意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