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理解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31日

  1 新时期的企业安全文化
  1.1 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大到国家,小到我们每个人,当然,企业安全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有了安全就少不了安全管理,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纳入经营战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激励等手段,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因此,安全文化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1.2 要求逐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
  为了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者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种企业安全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安全文化把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从而提升安全工作的境界,确保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企业安全生产的效率。
  1.3 安全文化是一种共识
  之所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某些特定的人处于某一领域中在某种问题上达成了某种共识的状态。目前,我们要建设安全文化,也就是要在广大职工中达成对安全生产的某种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
  2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
  2.1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联系
  安全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应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就是企业以自身的目的及战略目标出发,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的一个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的。因此,那种因为提倡安全文化而放弃企业安全管理的认识,是十分不正确的。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且相互依存、互为制约的。
  2.2 如何理解用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某种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安全意识淡薄应归结于安全文化的不成熟,所以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务。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应该是预防事故的高效而明智之举,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进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