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涟源市三甲乡阳硐煤矿“12•29”运输事故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28日

 一、事故概况

  ⒈事故单位:涟源市三甲乡阳硐煤矿。

  ⒉企业性质:乡镇企业。

  ⒊事故时间:12月29日20时。

  ⒋事故地点:风井(原阳硐二煤矿主井)井底之上20m处。

  ⒌事故类别:运输。

  ⒍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⒎直接经济损失:30.9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

  ㈠煤矿概况

  阳硐煤矿位于涟源市三甲乡硐岩村境内,属乡镇企业,股分制承包经营。矿井所处井田地质单元为金竹山矿区托山井田,开采测水组第2、3、5煤层。矿区距涟源市城区东北约4Km,1808线、207国道贯穿南北,矿井有筒易公路与之相联,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矿井最低开采标高为+53m,现开采标高为+108m。

  矿井现有职工80人,其中井下职工58人。采用三班作业(早、中、晚班),每班八小时工作制。

  ㈡矿井基本情况

  阳硐煤矿于1976年建井,1981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2.5万吨/年, 2006年实际原煤产量2.1万吨。该矿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2006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阳硐煤矿与阳硐二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关闭阳硐二煤矿,保留阳硐煤矿。

  阳硐煤矿由王毓飞任矿长、陈伯军和王以吉任安全副矿长、肖祥周任生产副矿长、梁达光任带班矿长、王成都为技术负责人,另外配了备三名安全员、三名瓦斯检查员、三名值班长。
    阳硐煤矿属乡镇企业,产权属三甲乡政府所有,由王以雄、王毓飞、陈伯军、姚胜国等四人承包经营,总股金1400万元,原阳硐二煤矿王以雄占500万元、原阳硐煤矿王毓飞、陈伯军、姚胜国三人占900万元,承包期10年,从2006年10月18日开始至2016年10月17日止。

  本矿区含煤地层为测水组,共含煤1-7层,从上而下分别命名为:1、2、3、4、5、6、7煤层,其中2、3、5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2煤厚度一般厚0.9m,3煤厚度为1.05m,5煤厚度为1.57m,煤层倾角40°~60°。2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及石英砂岩,厚3m,底板为炭质泥岩;3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厚5-10m,底板为砂质泥岩及砂岩;5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及砂岩,厚5-10m,底板为泥岩,夹菱铁矿结核。矿区内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0~60度,呈一单斜构造,地面未见褶曲,但断层较为发育。主要有杨梅山逆断层、八十亭逆断层、青龙坳正断层,总体构造属中等偏复杂类型。

  水文地质条件:井为地势为低山丘陵地形,总的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的水系和水体。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矿井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也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测水组的砂质泥岩、泥岩为矿井的相对隔水层。

  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测水组砂岩裂隙水和地表水。矿井最大涌水量30m3/h,正常涌水量10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根据湘煤行[2005]第303号文,该井属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68 m 3/t。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无自燃倾向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