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大庆矿井2002年“5.27”顶板工亡事故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03日

2002年5月27日17时40分,残采队职工胡绍兴在大庆一号井2107残采工作面回柱时,发生局部冒顶将其埋住,经全力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一)事故经过及抢救过程

  2002年5月27日,残采队熊绍益班于5月27日9:00时上早班,该班上班人数为十四人,大约9时25分到达2107残采工作面,值班队长和代班班造成这次事故的原 .长巡查了工作面后,在工作面中运巷召开了班前会。在班前会上,值班队长强调:各段铲煤的人员,只要溜子一停,就立即打临时柱,特别强调下段十多块槽子顶板破碎,分在那段铲煤的人员要加强临时支护,注意安全。然后进行了分工,分七人铲煤,二人打眼,三人开溜子,分完工就开始出煤。大约17时,工作面完成了铲煤、移溜、打柱的工作,接着代班班长又对工作面的回柱工作进行了分工,工作面共分五段回柱。工作面机头往上第二段(中运巷所在段)顶板破碎、压力大,由龚达伍、胡绍兴两人回柱,值班队长交待班长熊绍益要特别注意该段的安全,分工完毕后就开始回柱,熊绍益巡查了工作面后就回到第二段同龚达伍、胡绍兴一齐进行回柱工作,17时40分,熊绍益正在中运巷工作面煤壁边观察顶板,发现顶上矸石不断往下掉,意识到可能要冒顶,就立即喊在下方回柱的两人往外撤,但顶板冒落速度太快,二人中只有一个人撤到中运巷,胡绍兴被冒落的矸石埋住(冒落的面积约为8.5平方米,冒顶高度为1.35米。),熊绍益喊了被埋者名字,并听到了回音,紧接着就组织当人员用木料控制顶板,搬运矸石,抢救伤员,搬开部分矸石后,露出伤者的头部和胸部时伤者还能说话,突然顶板再次冒落又将伤者埋住,再喊伤者时,没有回音,经全班人员的努力,将伤者救出,发现已死亡,就用矿车将死者运到1800平硐外,抬上矿医院救护车拉到太平间。

  (二)事故原因分析 。

  通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及认真分析,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

  1.直接原因:

  (1)工作面事故点属破碎带顶板已脱层,背顶质量差,支护强度不够。

  (2)在回柱时职工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2.间接原因:

  (1)在回柱过程中没有对周围的柱子进行加固,回柱放顶措施不力。

  (2)井队对安全管理不严不细。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再次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漏洞,教训十分深刻,因而,应从以下几方面吸取教训:

  1.队长、班长对顶板破碎只是口头强调,怎样支护没有具体安排。

  2.职工进入工作地点后没有对周围环境进行仔细观察、认真了解,盲目开展工作。

  3.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对现场情况变化时要制定相应的补充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4.在工作面回柱过程中,顶板压力大的地段要超前回柱,减缓压力集中。

  (四)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及班队长安全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观念,以工程质量保安全,坚决执行“隐患不除不生产”规定。

  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的力度,提高学习质量,使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树立在每位职工的头脑中。

  3.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监察的力度。各级管理人员下井的首要任务就是查处“三违”和隐患,要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要把反“三违”反事故真正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4.要认真组织每位职工对自己工作中的违章行为进行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存在的问题,营造一个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氛围。

  5.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对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在思想认识上做到“安全无小事”,尤其对生产中的辅助环节、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检查监督。

  6.要提高队干的值班质量。值班队干要对本队工作范围进行不问断的巡回检查,随时提醒和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注意安全,对违章的人和事要及时制止,实现安全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