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发 文 号:电安生[1994]191号
发布单位:电安生[1994]191号
阻抗保护,都必须经电流起动,并应有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11.14 电力载波允许式纵联保护只能用相一相耦合通道;
但当发生多相故障时,原理上也可能拒动,应以此考虑配合要求。
11.15 采用解除闭锁式纵联保护,当反方向故障时,也必须提升导频功率至全功率,两侧时间配合关系要求与一般闭锁式一样。
11.16 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采用零序方向纵联保护时,应有健全相再故障时的快速动作保护。
11.17 重合闸应按断路器配置。
11.18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高压断路器、变压器的高压侧断路器、母线断路器和采用三相重合闸的线路断路器等均宜选用三相操作的断路器。
 
12 现场试验
 
12.1 必须要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压板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也只能确认在断开点以前的保护停用了;如果压板只控制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接点回路才能认为该保护确已停用。
对于采用单相重合闸,由压板控制正电源的三相分相跳闸回路,停用时除断开压板外,尚需断开各分相跳闸回路的输出端子,才能认为该保护已停用。
12.2 不允许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允许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除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外)作试验。
12.3 所有的继电保护定值试验,都必须以符合正式运行条件(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等)为准。
12.4 分部试验应采用和保护同一直流电流,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
12.5 只能用整组试验的方法,即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
不允许用卡继电器接点、短路接点或类似人为手段作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12.6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结线进行改动,即便是改动一根联线的最简单情况,也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1)先在原图上作好修改,经主管继电保护部门批准。
(2)按图施工,不准凭记忆工作;拆动二次回路时必须逐一作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3)改完后,作相应的逻辑回路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完全正确,然后交由值班运行人员验收后再申请投入运行。
(4)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现场与主管继电保护部门修改图纸,工作负责人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应要求作废。
12.7 不宜用调整极化继电器的接点来改变其起动值与返回值;厂家应保证质量并应对继电器加封。
12.8 应对保护装置作拉合直流电源的试验(包括失压后短时接通及断续接通)以及直流电压缓慢地、大幅度地变化(升或降),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信号误表示的情况。
12.9 对于载波收发信机,无论是专用或复用,都必须有专用规程按照保护逻辑回路要求,测试收发信回路整组输入/输出特性。
12.10 在载波通道上作业后必须检测通道裕量,并与新安装检验时的数值比较。
12.11 新投入或改动了二次回路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由第一侧投入系统时必须投入跳闸,变压器充电良好后停用,然后变压器带上部分负荷,测六角图,同时测差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或电压,证实二次接线及极性正确无误后,才再将保护投入跳闸,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均应投入跳闸。
12.12 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纵差、横差等)在投入运行前,除测定相回路及差回路电流外,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以确证回路完整正确。
12.13 对于集成电路型及微机型保护的测试应注意:
(1)不得在现场试验过程中进行检修。
(2)在现场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拔出插板测试,只允许用厂家提供的测试孔或测试板进行测试工作。
(3)插拔插件必须有专门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片;厂家应随装置提供相应的物件。
(4)必须在室内有可能使用对讲机的场所,用无线电对讲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对保护作干扰试验。如果保护屏是带有铁门封闭的,试验应分别在铁门关闭与打开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过程中保护不允许出现有任何异常现象。
12.14 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时不能自动起动的直流逆变电源,必须更换。
12.15 所有试验仪表、测试仪器等,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接地(在被测保护屏的接地点)后,才能接通电源;注意与引入被测电流电压的接地关系,避免将输入的被测电流或电压短路;只有当所有电源断开后,才能将接地点断开。
12.16 所有正常运行时动作的电磁型电压及电流继电器的接点,必须严防抖动;特别是综合重合闸中的相电流辅助选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抖动的必须消除或更换。
12.17 对于由3Uo构成的保护的测试:
(1)不能以检查3Uo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o回路良好。
(2)不能单独依靠“六角图”测试方法确证3Uo构成的方向保护的极性关系正确。
(3)可以包括电流及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接与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4)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联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作出综合的正确判断。
12.18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应以包括两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和继电器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整组试验,以确证回路接线及极性正确。
12.19 多套保护回路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或者与其他保护有关联的某一套进行试验时,必须特别注意做好其他保护的安全措施,例如将相关的电流回路短接,将接到外部的接点全部断开等等。
12.20 在可靠停用相关运行保护的前提下,对新安装设备进行各种插拔直流熔断器的试验,以确证没有寄生回路存在。
 
13 现场运行
 
13.1 纵联保护(如高频相差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等)的任一侧需要停用或停直流电源时(例如为了寻找直流电源接地等),必须先报调度,请求两侧都停用,然后才允许作业,作业完后,两侧保护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程序恢复运行。
13.2 平行线的横差保护,当一侧的断路器断开,形成一回线送电、一回线充电的运行方式时,如果横差没有经检查邻线过电流控制,则两侧都应断开运行中一回线的横差保护的跳闸压板(即停用保护),但处于充电状态的一回线的压板不应断开(保护继续运行)。操作顺序应在一次系统操作完后,才去断开压板;恢复时先投压板然后进行一次系统操作。
13.3 线路纵联保护每年的投入运行时间不得小于330天;配置双套纵联保护的线路,任何时候都应有一套纵联保护在运行中,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审批。
13.4 线路基建投产,相应的保护包括纵联保护,必须同步投入运行。
13.5 电力线高频保护,必须每天交换通道信号,保护投入运行时收信裕量不得低于8.68db(以能开始保证保护可靠工作的收电平值为基值),运行中当发现通道传输衰耗较投运时增加超过规定值(3.0db)时,应立即报告主管调度通知有关部门,以判定高频通道是否发生故障,保护是否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中如发现通道裕量不足5.68db时,应立即通知上述调度机构请求将两侧纵联保护一起停用,然后才通知有关部门安排相应的检查工作。
13.6 允许式纵联保护的发信及收信信号和闭锁式纵联保护的收信信号应进行故障录波。
13.7 触动外壳时有可能动作的出口继电器,必须尽快更换。
 
14 厂用电保护
 
各网、省局应结合运行经验分别制订相应的反事故措施,避免厂用电事故引起全厂停电。
 
15 其他
 
15.1 为了保证静态保护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最高的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40℃,安装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超过+30℃,如不满足要求应装设空调设施。
15.2 用水银接点的瓦斯继电器必须更换。
15.3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必须以实测值为准。
15.4 故障录波器盘的电流电压回路及其接线端子等,必须满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质量要求,其接入电流应取自不饱和的仪表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回路,否则取自后备保护的电流回路,并接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末端。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应按继电保护回路的绝缘和抗干扰要求进行试验。
15.5 导引线电缆及有关接线应满足如下要求:
(1)引入高压变电所开关场的导引线电缆部分,应采用双层绝缘护套的专用电缆,中间为金属屏蔽层,屏蔽层对外皮的耐压水平可选用15kV,50Hz,1分钟。
(2)对于短线路,可以上述专用电缆直接联通两侧的导引线保护,但注意:
(2-1)供导引线保护用的芯线,必须确证是一对对绞线。不允许随便接入情况不明的其他两根线。
(2-2)导引线电缆的芯线,接到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隔离变压器的屏蔽层必须可靠地接入控制室地网,隔离变压器屏蔽层对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耐压水平也应是15kV,50Hz,1分钟。所有可能触及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的操作,均应视为接触高压带电设备处理。
(2-3)同一电缆内的其他芯线接入其它控制室设备时,
也必须先经耐压水平15kV的隔离变压器隔离。不允许在变电所地网接地;更不允许出现两端接地的情况。
(2-4)引到控制室的导引线电缆屏蔽层应绝缘,保持对控制室地网15kV的耐压水平;同时导引线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在离开变电所地网边沿50~100米处实现可靠接地,以形成用大地为另一联接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
(3)对较长线路,可以只在引入变电站开关场部分采用双层绝缘护套的专用导引线电缆,并在距开关场地网边沿50-100米处接入一般通信电缆。除遵守上一条原则外,并注意:
(3-1)导引线保护用的一对通信电缆芯线,也必须是对绞线。
(3-2)通信电缆屏蔽层与专用导线屏蔽层联通,将通信电缆的屏蔽层在联接处可靠地,形成以大地为另一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
(3-3)通信电缆的其它缆芯不允许出现两端接地情况。
附件下载:会员登录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