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一体化体系基础知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23日

一、推行ISO国际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答:1、适应质量管理国际化潮流;
        2、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质量的信誉度;
        3、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额;
        4、规范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质量检验;
        2、统计质量控制;
        3、全面质量控制;
        4、质量保证。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怎样理解?
        答: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是?
        答:1、它代表现代企业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
        2、它是深入细致的质量文件的基础;
        3、质量管理体系是使公司内更为广泛的质量活动能够得以切实管理的基础;
        4、质量体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整个公司主要质量活动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改善的基础。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是什么?
        答: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最终评审四个阶段。
        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1、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七、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答: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符合性、有效性、系统性、预防性、动态管理性、持续受控性和适应性。
        理解:
        有效性: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
        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①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②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③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④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
        预防性:质量管理体系应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
        动态管理性: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含车间)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
        持续受控性: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求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适应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
        八、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答:核心是“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
        九、怎样理解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十、怎样理解领导作用?
        答:领导作用是指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离不开领导作用,同时,领导也要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能充分参与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氛围和环境。
        十一、为什么要强调全员参与?
        答:因为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好的收益。
        十二、企业员工如何全员参与到管理体系中来?
        答:1、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它组织中的角色--了解职责;
        2、识别对其活动的约束--对岗位提出能力的要求;
        3、接受所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并解决各种问题;
        4、每个人根据各自应承担的目标评估其业绩;
        5、主动寻找机会增强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6、自由的分享知识和经验。
        十三、什么是过程方法?
        答:过程方法是指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它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十四、为什么组织应当使用“过程方法”?
        答:1、对过程进行排列和组合,以获得策划的结果;
        2、专注于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能力;
        3、让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相信组织稳定的绩效;
        4、组织内运作的透明度;
        5、通过有效使用资源、降低费用、缩短周期;
        6、获得不断改进的、一致的和可预料的结果;
        7、为受关注的需优先安排的改进活动提供机会;
        8、鼓励人员参与,并说明其职责;
        9、消除不同职能单位之间的壁垒,并将其关注点集中到组织的目标上;
        10、改进了过程接口的管理。
        十五、什么是PDCA循环?
        答:PDCA是一种确定的、合理的,可以用于改进过程的方法,其含义为:
        P-策划:指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方针,为提供的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做什么和怎么做)
        D-实施:实施过程;(做计划好的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是否按计划进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下次如何改进)
        十六、持续改进怎样理解?
        答: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理解要点:
        1、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2、顾客的要求是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因此组织的目标也应该不断调正和提高;
        3、组织应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使组织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竞争力,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
        4、持续改进的对象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等,持续改进应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是制定改进目标和需求改进机会的持续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十七、怎样持续有效地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答:公司通过定期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管理评审活动及顾客满意度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的控制,即使发现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分析原因并有效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或不发生,达到持续改进的目地。
        十八、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答:1、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2、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相一致;
        3、质量目标是组织为达到质量方针而设定的任务,是可以测量的,制定并实施质量目标有助于质量方针的实现;
        4、目标的实现对产品的质量、组织业绩、顾客满意均产生积极影响。
        十九、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有哪些?
        答: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
        3、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4、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