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剂量当量H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除与吸收的能量即吸收剂量大小有关外,还与射线的种类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例如:同样是1拉德的吸收剂量,a射线对体的危害要比Υ射线大得多。为了描述射线对生物肌体危害的大小,又引入了“剂量当量”的概念。剂量当量等于吸收剂量乘上品质因数。其专用单位叫做雷姆(rem)。即:
H=DQN
对Υ射线,品质因数Q=1,N是其它修正因子,目前指定为1。所以当生物组织受到Υ射线照射时,吸收剂量为1拉德。则剂量当量就是1雷姆。如前所述,剂量当量率的单位为雷姆/时,毫雷姆/时,微雷姆/秒等等。
剂量当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希沃特(SV)
1希沃特(SV)=1焦耳/公斤(Jkg)
两种单位之间的关系为:
1雷沃(rem)=10-2希沃特(SV)
1希沃特(SV)=102雷沃(rem)
上面讲了三种与Υ剂量大小有关的物理量和单位,比较难记,但有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结论,应该记住,对Υ射线照渐人体组织而言,当照射量为1伦琴时,吸收剂量近似为1拉德。剂量当量近似为1雷姆。也就是说,三个量的单位不同,但数值大致相等。这对剂量计算来说,是很方便的。
二、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照射
一个人不管是否接触放射源,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断受到射线的照射。首先是天然本底的照射,所谓天然本底照射,指的是来自宇宙线以及土壤、建筑物、大气、水、食物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造成的照射。世界上各地区天然本底是不同的。例如,北京地区的天然本底照射约为200毫雷姆/年,我国南方高本底地区可达370毫雷姆/年。印度喀拉拉邦的独居石矿区附近的本底为13雷姆/年。人类在这样的循环长期繁衍下来,既使在高本底地区,也未发现健康异常。所以人类肌体具有耐受一定剂量的能力。
除天然本底照射外,日常生活中还要受到其他一些照射,如带夜光表、照透视、看电视、乘飞机等(参看表3-1)。如果用放射线治疗疾病(治癌),区部会受到相当大剂量的照射。可见,几乎每个人都在和射线打交道。只是过去不太了解罢了。这也再次说明射线并不那么神秘可怕。
表3-1 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照射
北京地区天然本底照射 200毫雷姆/年
带老式夜光表手腕受到的照射 1毫雷姆/时
肺部透视受到的照射 50-100毫雷姆/次
看电视受到的照射 1毫雷姆/年
乘飞机受到的照射 0.5毫雷姆/时
每天吸20支烟肺部受到的照射 50-100毫雷姆/年
治癌局部受到的照射 3000-7000雷姆
三、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射线可以破坏肌体组织的细胞结构,从而引起病变。受到100雷姆以下的剂量时绝大多数人无临床反应,少数有反应,经过休养治疗,肌体组织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自行恢复。大剂量照射。如一次受到200-600雷姆的剂量。就会得白血病(即“血疑”中的情况),一次受到1000雷姆以上的剂量,几天之内就会死亡。这正是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的杀伤力的一个方面。
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有两种,一种发生在受照人体本身,一种发生在后代身上,这两种危害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类。所谓随机效应,就是说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受到剂量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但没有一个确定的值。低于它就不发生,高于它就发生。像癌以及遗传性疾病就属此类。所谓非随机效应,指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而且可能存在着剂量的阈值。即只有所受的剂量超过阈值,才能发生这种效应。如白内障,不育症等,就属此类。小剂量照射,非随机效应不可能发生,但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随机效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