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g。冲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但胸部照片和肺功能测定结果与灌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跟踪18个月,患者反映良好,症状继续改善。从病理和临床上已有人将矽肺分为慢性型,速发型和弥漫型,而速发型中严重者病理上出现大量尘细胞和蛋白样物质充满肺泡中,这种病理现象就是一种矽性肺泡蛋白沉积症,因而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治疗是合理的。自1982年美国Mason教授首次报告分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混合性尘肺1例后,国内1986年开展此项工作,1991年实现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此种疗法可清除大量粉尘,吞尘巨噬细胞、致纤维化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为尘肺治疗和二级预防提供了新途径。国内南京胸科医院、广西职业病防治院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对开展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已经取得较为成功能的经验。目前,国内有人用中药和免疫调节剂治疗尘肺,但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4 防尘技术研究
随着综采、综掘、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发展,煤矿粉尘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经“八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防降尘技术有较大发展。综采工作面的防尘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煤层注水,实施长钻孔深封孔技术;开发了水泥砂浆封孔泵,解决了封孔难的问题,提高了煤层注水降尘的效果对采煤机采煤产生的粉尘实施含尘风流控制,高压水外喷雾降尘技术对液压支架、放煤口实施自动控制水喷雾降尘技术,可较好地降低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机掘工作面技术:改进和完善了系列湿式除尘器的技术特性,提高了除尘效率。近10年来,为有效地控制呼吸性粉尘,重点开发了布袋除尘器,其处理风量达到230~250 m3/min,工作阻力2083 Pa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除尘的除尘效率分别达99.5%和95.5%,不足的是该设备体积较大,制造成本较高,使广泛使用受到限制。对转载点开发了气流循环除尘装置,用密闭罩将转载点尘源与外界内流场隔离,在罩内引射气流循环除尘。为提高水喷雾降尘的效果,研究了声波雾化、磁化水、预荷电喷雾降尘新技术。为强化和规范呼吸性粉尘的检测,在“九五”期间研制出AZF型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可连续工作8 h,分离效能符合BMRC国际曲线,填补了国内长周期定点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空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适合于煤矿井下机掘工作面的高效除尘器,其总粉尘除尘效率达99%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90.53%,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解决煤炭扬尘在各种煤的破碎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从开采、堆存、运输到加工利用等的多个环节,涉及许多固定场所和移动场所的扬尘污染,研制出多种煤尘抑尘剂,并已经开始应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