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工程厨卫间防水施工安全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2月09日

  2)施工顺序

  基层处理→涂刷底层涂料(即聚氨酯底胶)→(增强涂布或增补涂布)→涂布第一道涂膜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增强涂布或增补涂布)→涂布第二道(或面层)涂膜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撒石渣→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涂布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及细部、后大面。每层涂抹方向应相互垂直。

  3)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

  在阴阳角、排水口、管道周围、预埋件及设备根部、施工缝或开裂处等需要增强防水层抗渗性的部位,应做增强或增补涂布。

  增强涂布的做法,是在涂布增强涂膜中铺设玻璃纤维布,用板刷涂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不得出现空鼓或折皱。

  4)涂布第一道涂膜在前一层涂料固化干燥后,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无,即可涂布施工;如有,则应用橡胶板刷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填实补平,然后再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布第一道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板刷均匀涂刮。力求厚薄一致,厚度约为1.5mm(即1.5kg/m2)

  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宜上人踩踏,涂抹施工过程中留出施工退路,分区分片用后退法涂刷施工。

  施工温度低或混合料搅拌流动度低的情况下,涂层表面留有板刷或抹子涂后的刷纹,为此应预先在混合搅拌液内适当加入二甲苯稀释,用板刷涂抹后,再用滚刷滚涂均匀,涂膜表面即可平滑。

  5)涂布第二道涂膜

  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涂刮第二道涂膜,方法与第一道相同,但涂刮方向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布第二道涂膜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应以第一道涂膜的固化程度(手感不粘)确定,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宜大于72h.

  当24h后涂膜仍发粘,而又需涂刷下一道时,先涂一些涂膜防水材料,就不会粘脚,可以上人操作,不影响施工质量。

  6)稀撒石渣

  在第二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基表面稀撒粒径约2mm的石渣,涂膜固化后,这些石渣即牢固地粘结在涂膜表面,作用是增强涂膜与其保护层的粘结能力。

  7)设置保护层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设置保护层。保护层采用抹水泥砂浆(或浇筑混凝土,由建设单位确定);地下室墙体外壁在稀撒石渣层上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做120厚保护墙,然后回填土。

  5.13.2.3细部做法

  1)阴阳角做法

  在基层涂布底层涂料之后,先进行增强涂布,同时将玻璃纤维布铺贴好,然后再涂布第一道、第二道涂膜。

  2)管道根部

  将管道以砂纸打毛,并用溶剂洗除油污,管根周围基层应清洁干燥。在管根周围及基层涂刷底层涂料;底层涂料固化后做增强涂布;增强层固化后再涂布第一道涂膜;涂膜固化后沿管道周围密实铺贴十字交叉的玻璃纤维布做增强涂布;增强层固化后再涂布第二道涂膜。

  3)施工缝(或裂缝处理)

  施工缝处往往变形较大,应着重处理,先以弹性嵌缝材料(不允许用硅酮密封胶)填嵌裂隙,再涂刷底层涂料,固化后沿裂隙涂抹绝缘涂料(溶剂溶解的石蜡或石油沥青)或铺设1mm厚的非硫化橡胶条,然后做增强涂布(厚约2mm),增强层固化后再按规定顺序涂布第一道及第二道涂膜。

  5.13.2.4施工注意事项

  1)材料库房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涂膜防水未全部施工完以前,尽可能不搬迁。材料贮放应离地面30cm以上,堆放整齐,下部垫木要牢固。

  2)施工机具应专管专用,注意检查、维修、保管。使用后的机具应及时以溶剂清洗干净。

  3)涂料粘度大,不易施工时,可加入二甲苯稀释,但加入量不得大于涂料重量的10%;当甲、乙料混合后固化快而影响施工时,可加入磷酸或苯磺酰氯等缓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组分材料重量0.5%。

  4)施工温度宜在5-350C之间,温度低使涂料粘度大,不易施工而且容易涂厚,影响质量;温度过高,会加速固化,亦不便施工,

  5)不宜在雾、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进行施工。

  6)施工进行中或施工后,均应对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层加以保护,勿使受到损坏。

  7)注意安全。施工现场要通风,严禁烟火,要有防火措施;施工人员应着工作服,工作鞋,并戴手套和口罩;操作时若皮肤粘上涂膜材料,应及时用沾有乙酸乙酯的棉纱擦除,再用肥皂和清水洗干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